【明報專訊】2012年立法會選舉臨近,總商會傳出種票疑雲,反映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現時立法會多個功能組別仍以公司及團體名義投票,令同一企業或組織可以化身為多間公司及工會,達至「種票」的效果。
工聯會勞聯瓜分勞工界3議席
目前28個功能組別中,有18個是以公司及團體作為選民。以勞工界為例,要成立工會絕非難事,只要湊夠7人即可,且人選還可與其他工會成員重疊。過去就有傳媒踢爆2006年特首選委會選舉前,工會數目突然較上屆急升近200個,被外界質疑有種票之嫌。立法會勞工界3個議席,亦長期被工聯會及勞聯瓜分,上屆立法會選舉中,勞工界登記團體票選民為597人,不過,單是工聯會就有243個屬會和贊助會,勞聯即有83個,選民人數佔整體逾54%。
職工盟李卓人亦揶揄稱,工會理應愈團結愈好,偏偏香港就有一個怪現象,就是工會「愈多愈好」。他舉例說,隸屬工聯會的香港服裝業總工會,是由多個逐漸式微的工會合併而成,如上海縫業職工總會及港九車衣工會,不過在合併後,兩個工會仍保持「舊殼」,在選舉中保留珍貴的一票。
李卓人補充,近年工會數目仍不斷遞增,但已不會如過往般在選舉前忽然激增。至於職工盟,雖然有約90個屬會,但由於成員大多不認同功能組別,故甚少投票。
個別界別選民資格寬鬆
另外,長期由霍震霆自動當選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早前被傳媒踢爆選民資格過於寬鬆,任何人只要自資1000元左右,登記刊印報紙,然後自行在街頭「派街坊」,當作「出版」報紙,就已合乎資格登記作該組別選民。
資訊科技界方面,早前政府修例擴闊選民基礎,不過業界人士莫乃光質疑,政府加入了「香港資訊科技聯會」,當中沒清楚說明聯會轄下的成員學會,增加種票的可能。本報早前亦揭發去年會計師公會理事會選舉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羅兵咸永道,懷疑透過公司電郵,要求員工投票給指定人選,涉嫌干預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