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南海一號」二次發掘 過程首公開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2日 05:59
2011年03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來自國內外的13名專業隊員昨天齊集廣東陽江,對幾年前出水的宋代沉船「南海一號」進行第二次室內發掘;有關發掘過程還會向公眾開放,讓遊客一睹考古過程。

中新社報道,「南海一號」的第二次試發掘為期約一個月,將在船頭、船尾位置進行,以確定哪頭是船頭、船尾。據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南海一號」第二次試發掘顧問卜工指出,發掘沉船首先必須完成整體發掘方案,故這次試發掘中提取的信息至關重要。而發掘領隊劉志遠透露,有關發掘過程將首次向外開放,進入博物館的遊客可現場觀看整個考古過程。

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洋貿商船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長30.4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該船在2007年4月開始打撈,同年12月成功出水,並被移到陽江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保存。「南海一號」的首次試發掘在2009年8月進行,當時共出水瓷器200多件。考古專家表示,要把船上6至8萬件文物完全整理出來,至少需5至10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