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福島核危機令港人關注周邊愈來愈多核電站是否安全,港府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表示,正與大亞灣毗鄰的嶺澳核電站商討,把該核電站納入本港的通報機制,日後發現並確認嶺澳核電站發生非緊急運行事件,會在兩個工作天內公布事件,與大亞灣核電站現時的通報機制看齊。
因為中電是大亞灣核電站股東之一,特區政府透過與中電協議,要求大亞灣核電站若發生非緊急運行事件,兩個工作天內須公布事件。不過,嶺澳核電站是內地自行興建的核電站,與港府並無協議。
大亞灣毗鄰 機組已投產
黎棟國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嶺澳核電站只會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標準,當發生2級或以上事故,才公布事件,特區政府希望透過加強通報機制,令香港市民更放心。
嶺澳核電站與大亞灣核電站相距僅數百公尺,兩間電廠同屬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擁有,分為一、二期,每期各有兩台機組,第一期已於2003年投產,第二期1號機組亦已於去年9月投產,2號機組預料今年中運作。
邱騰華:重新審視港能源組合
港府除了與內地商討提升鄰近地區核電站的通報機制,環境局長邱騰華對大幅引入核電的計劃亦改變口風。邱騰華昨出席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時表示,會參考日本福島縣核事故,重新審視本港未來能源組合的比例,但沒有透露會否大幅削減核電比例。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除了大亞灣,廣東省目前已規劃多個核電項目,其中部分更已動工興建(見表),香港未來的能源組合,分別在於是否引入更多核電。消息人士指出,本港從內地引入核電的好處,是港人可透過電力公司或政府監察這些核電站,從而增加透明度,情况有如透過中電監察大亞灣核電站。
考慮安全環保效益穩定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受福島事故影響,市民擔心發展核電的危險,質詢政府會否再檢討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邱騰華表示,目前燃煤供電比例佔約54%,天然氣和核能各佔約四分之一,未來20至30年,燃煤的發電機組逐漸退役,日後會參考福島事故,以及內地對核電站的安全檢查,重新審視能源組合的比例,強調會以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其次會顧及環保、經濟效益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