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畫變股票 炒高17倍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3日 08:00
2011年03月23日 08:00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藝術品不斷創出拍賣價新高,以致將畫作等藝術品變成股票買賣的「天津市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出現畸形炒賣,在數以萬計投資者瘋狂追捧下,有當地普通畫家作品的股票,過去兩個月內竟被炒高17倍,市值逾億元人民幣,遠超市場正常「身價」。內地輿論廣泛質疑,該交易所屬於「無王管」狀態,因連中國證監會及天津市金融辦都無法管轄它。

位於天津和平區西康路賽頓中心9樓的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昨日除兩位前台小姐外,至少3名彪形大漢把守大門,稱只有提前預約才能入內。有市民前往諮詢都被拒之門外。前台小姐以「負責人整個下午都在開會」為由拒絕接受記者採訪,而天津市金融辦公室在接受本報查詢時稱,文交所不在其管轄範圍而拒絕回應。

官網自稱金融改革重點

據文交所網站介紹,該所是於2009年9月17日,在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註冊,註冊資本金為1.35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得到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天津金融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重點工程。網站相片顯示,今年1月26日首批藝術品上市交易時,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勝曾出席敲鐘儀式。

買家不能擁有 靠轉讓獲利

根據該所規定,藝術品持有人可申請上市(見表),股份被拆成數百萬份,以每份1元,由投資者抽籤購買,之後轉讓獲利,最終並不擁有實物,每日升跌幅不超過15%。目前共有10種藝術品股票在該交易所掛牌。

今年1月,天津畫家白庚延2幅作品首批上市,當時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估計,其中的《黃河咆嘯》市值約800萬至1100萬元,另一幅《燕塞秋》價值約650萬至900萬元,分別分拆為600萬和500萬份,每份1元,但兩畫在3月17日股價已超過17元,即市值分別超過1.02億和8500萬,遠遠偏離正常價值。

每日漲停度減至1%

由於股價不斷漲停,文交所於本月17日宣布將《黃河咆嘯》及《燕塞秋》停牌,並於上周五從每日漲停度由15%縮至10%,本周一再減至1%。本報查閱其交易公告,昨日未停牌的藝術品全部以比前日高1%的價格停板。

白庚延於1940年出生,2007年逝世,《成都商報》引述著名古書畫鑑定專家左安平說,「白庚延畫作一般在每平方呎1萬到2萬元左右。」但現時「市值」已相當於每平方呎83萬元,「身價」與中國頂級畫家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相當。

明報記者劉洪慶天津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