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7批日本運港食品 輻射合格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3日 08:59
2011年03月23日 08: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昨日檢驗17批日本抵港食品,輻射水平全部合格,當中8批屬空運貨品,9批經水路來港。食品包括6個奶粉、4個水產、2個蔬菜和2個肉類、1個水果和2個其他食品批次。日本地震後,昨日亦有首批日本藥物空運抵港,屬一般止痛藥,輻射檢測結果亦滿意。

進口藥品沒受輻射污染

由3月12日至昨日,食物安全中心為231個批次的日本進口食品做輻射檢測,當中包括123個水產批次樣本和71個蔬菜及水果樣本。至於同是「服食」的藥品,昨日海關亦檢測了一批屬同一貨單的日本進口藥品,證實包裝表面並沒有受輻射污染。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梁卓偉說,假如再有從日本輸入的藥物,不論是否處方藥物,衛生署藥劑事務部亦會跟進。

海關稍後加強抽驗市面消費品

現時海關抽查日本貨品的方法,主要是在卸貨時檢測其貨面輻射有否超標,海關副關長歐陽可樂表示,他們稍後會加強抽驗在市面的消費品,尤其是化妝品的輻射水平。海關截至昨日檢測的6006批日本空運貨品,以及25個貨櫃水路抵港日本貨中,有27批空運和1批水運貨品屬化妝品。

廉價輻射探測儀準確度成疑

至於檢測方法是否限於貨品表面輻射含量,還是會進一步化驗化妝品本身是否含輻射物,海關發言人說,一切交由政府化驗所檢驗。

對於近日網上指市面有些約100至200元、聲稱可監測輻射的手提探測儀器出售,梁卓偉不諱言,現時政府採用的手提探測儀至少要四五千元,或數萬元一部,該些廉價探測儀是否真的能監測放射性物質水平,以及其準確度和敏感度成疑。海關表示,若發現有關儀器的聲稱用途與事實不符,會採取檢控行動,但目前並沒有規定輻射探測儀必須領牌才可出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