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800元可登論文 學術期刊狂斂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4日 05:59
2011年03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學術雜誌淪為「斂財平台」。有內地媒體披露,不少學術期刊紛紛「賣版面」刊登「論文」,有「國家級」刊物最低僅需800元(人民幣•下同),就可以「來文照登」;而為財源廣進,有雜誌僅一期就刊登200篇「論文」。長期關注學術論文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對本報表示,目前內地學術期刊中僅有5%論文屬優秀,但最少有65%「根本不能屬於學術論文」。

一期雜誌竟登200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期在內地社交網站出現「超低價」、「低到你想不到的價格」等學術雜誌廣告,推銷版面。其中屬於國家級期刊的《中外醫療》稱,刊登一篇2000多字的論文,只需要800元。而一些旬刊(每10日一期)每期發表論文的數量相當多,有的甚至一期可刊載200多篇論文。

也有學術雜誌更是「來文照登」,一些科技雜誌甚至刊登背單詞、初級識字等基礎教育論文。一名業內人士道,「一篇稿子收幾百元,每期總共刊登幾百篇,每個人都知道其中的利益」。

報道引述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一名負責人表示,一些期刊出版商出於經濟利益驅動,放棄了對讀者、社會和自己聲譽的責任感。他表示,新聞出版部門早已出台關於學術期刊質量要求的規定,相關行政部門正在盡力對違規行為「圍追堵截」,並曾對一些刊物作停刊整頓,但承認此類行為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學者:六成半無學術價值

身為教育學博士的儲朝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目前在國內的學術期刊中,僅有5%能算是優秀論文,約30%的為「可用可不用」的平庸論文,多達65%不屬於嚴格的學術論文。他認為,亂象的根源不在於錢財交易,而在高校行政人員對學術的主導作用。「看發表文章數量來評職稱等規定,是行政人員定出來的,是違背學術要求的」。而具體進行職稱評估的,又是行政人員,而不是專業的學術人員。「這個亂象,使真正的學術產生不出來,真正做學問的得不到重視。」

他並認為,目前所有禁令都是治標不治本,但只要改變行政人員對學術的主導,形成由學術團體組成的論文評估機構,所有同類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