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核危機一度釀成環球股市急挫,但隨着危機逐漸受控,道指上周累升逾3%,美國連同多個主要市場已回復元氣,重越地震之前的水平。但港股則相形見絀,至今仍未能完全收復失地,在全球主要股市之中,表現僅勝日本股市。
美國去年第4季經濟增長較預期好,以及部分企業業績佳,掩蓋日核危機帶來的利淡因素,道指上周五平開後上揚,升50點,收報12220.6點;標普500指數升4.1點,報1313.8點;納指升6.6點,報2743點。總結全周,道指累漲3.1%,標普500累積升幅達2.7%,一改前兩周的跌勢。
道指上周升3.1% 標指升2.7%
回顧3月10日至上周五各地市場表現,環球大部分股市已經重返地震之前的水平。油價持續上升,帶動產油國俄羅斯股市表現最好,累升4.37%(見圖)。其他新興市場印度及巴西也同樣向好,分別漲2.66%及2.61%。至於歐美股市在短暫回吐後,大部分市場亦收復失地。美股回升1.4%,英法兩地股市分別微升0.95%及0.21%。由於投資者擔心德國市場的出口受打擊,令其表現跑輸其他市場,至今仍較地震發生前低1.65%。
內地股市市值超日本 全球第二
受到核危機及企業面臨停產等因素困擾,日本股市在地震後累積跌逾8%。然而,日本危機對區內股市影響逐漸過去,內地股市已企穩,較地震發生前高約0.71%,韓國股市更錄得3.66%的累計升幅。雖然港股在上周已重返23100點附近靠穩,仍較地震前低1.93%,在眾多股市之中,排名尾二。
與此同時,由於日股災後尚未復元,推動中國股市的市值壓過日本,登上全球第二大的席位,佔全球市值約7.38%(見表)。事實上,以中國股市為首的新興市場,於過去6年市值日益擴大,反觀發達市場的市值佔全球比例一直萎縮,如現時位居第一的美國,其股市佔全球市值的比例,由2005年時約42%大減至現時約三成;日股亦由佔全球約一成的市值,減至現時約7.4%。香港股市則受惠於內地企業的上市潮,在過去6年之間,爬過法國、德國及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位居全球第5大市值的地區,佔全球比例約4.77%。
匯控ADR跌逾1%
至於港股ADR方面則個別發展,上周公布業績後走勢向好的中石油(0386)及中海油(0883)ADR周五出現回吐,分別比香港收市價跌0.6%及0.99%。重磅股匯控(0005)在上周末段短暫回勇後,其ADR跌逾1%,中移動(0941)則微升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