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管局雖向非本地孕婦提供分娩服務,但實際接收人數多少,則由8間醫院根據本身人手和資源決定。
聯合醫院去年收2060人
前線醫護為接收大批內地孕婦叫苦,但對醫院而言,內地孕婦的分娩收費卻是醫院真金白銀的收入來源,院方與前線的處境與立場,有着根本矛盾。
事實上,8間設有產科的醫院,去年接收的內地孕婦數字差異很大,聯合醫院去年接收非本地孕婦多達2060人,在8間醫院中排名第一;較接收非本地孕婦最少,只得628人的廣華醫院高出2倍有多。聯合醫院並非位於鐵路沿線,加上區內人口老化,分娩服務需求本來很有限,鑑於產科醫生流失率高,不少醫院不再接收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更令聯合醫院的有關數字更為突出。
增4000萬收入
有熟悉公立醫院運作人士分析,相信情况與內地孕婦可增加醫院收入有關。該人士指出,現時每名內地孕婦在公立醫院分娩,需繳付3.9萬元費用,醫院可將所得收入與政府對分。以聯合醫院為例,接收非本地孕婦分娩人數達2060人,全年收入8000多萬,即使分一半也可得4000多萬,對於一些資源不充裕的聯網,若服務令醫院每年可增加幾千萬元收入,實在是很難放棄。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