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福島核電站附近海水驗出高濃度輻射物銫後,令人擔心輻射可能進入食物鏈。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但銫-137卻長達30年,更糟的是,若銫被海洋植物吸收後遭魚吃掉,進入食物鏈後就會變濃。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法利科夫斯基(Paul G.Falkowski)表示,泄漏的輻射量雖較低,但仍令人擔心,因這些輻射水最終會進入大海,若在很長一段時間還有大量銫-137,問題可能就大了。
不過海洋的水量和深度,使其具有稀釋輻射水的功能。在近代,人們已將輻射性物質傾倒入海洋,其中包括核彈頭和核反應堆,以及數千桶核廢料。1993年10月,一艘俄羅斯船曾在日本海傾倒數百噸輻射水平較低的核廢料,觸發日俄爭拗。海洋學家之後監測該區域,卻發現輻射後果甚微,這得益於海洋的稀釋力量。
紐約時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