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調控嚴峻 內房增長有隱憂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4日 05:59
2011年04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0年內房企業業績亮麗,帶動內房股價從低谷回升,引發新一輪資金熱炒。房價普遍增長,然而,富力(2777)、世房(0813)等房企合約銷售額增長的背後,確是銷售面積增長的停滯,在今年宏調空前嚴峻的情勢下,似有隱憂,且在第一季度預售比併中已敗下陣來。

均價急升 調控下有價無市

若留意2010年各大企業均價變化,便能對行業整體價格走勢有所了解。價格升幅最為靦腆的是恒大(3333),集團走二三線城市民生地產路線,按年升19%,每方米均價6394元(人民幣.下同)。而其餘房企均綠得25%以上的均價升幅,龍湖升勢最勁,成功從重慶突圍,在北京等高端市場取得佳績,每方米均價升四成達13600元。

富力世房 首季預售表現落後

有價無市似乎也是宏觀調控下日益普遍的一種態勢。最為明顯的是綠城(3900),其均價達到19,403元,然而銷售面積卻銳減18.2%至176萬平方米。沒有能實現全年預售目標,集團今年目標相當謹慎,仍與去年持平。

老牌房企富力和世茂業績中規中矩,核心盈利分別取得了33%和53%的增長。然而,今年首季度的銷售比併中,卻顯得後勁不足,分別錄得61億和65億的預售額,被老對手雅居樂(3383)和碧桂園(2007)以90多億的預售額遠遠拋離。若留意去年業績,似乎已有端倪,富力雖然售價漲25.5%達到13,000元,但銷售面積卻僅微漲6%;世房的合約銷售面積只增長1%,預售額增長36%全靠價格支持,全年每米均價升33%至12,000元。

面積乘以每米均價等於銷售額,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算術題。然而,在宏觀調控下,似乎開發商不得不減低對於價格的信仰。價格挺住,卻帶來銷售的遲緩,大型房企2011年再分高下,似乎取決於誰定價更為靈活,更能以量取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