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建築:建保障房純利達10%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4日 05:59
2011年04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保障房建設的巨大商機,萬科、保利等大型房企均公然宣稱,尚未找到其盈利模式。不過,中國建築國際(3311)卻在興建保障房的刺激下股價風生水起,從去年6月份2元多扶搖直上到今年1月的最高點8.48港元,不到半年升近3倍。

保障房對於一般開發商來說,是極低利潤的項目,然而,對於建築商卻截然不同。中國建築超過一半的業務均位於香港。行政總裁周勇介紹,集團佔據香港保障性住房(公屋以及居屋)25%的市場份額。麥格理分析師吳家信指出,在香港,無論是基建還是普通屋宇承建,激烈競爭下,利潤水平微薄,毛利大約5%到6%。周勇也指出,中國建築在香港業務的毛利率約6.2%,淨利僅僅為2%至2.5%。

而中國建築宣稱其內地保障房項目的毛利率能達到15%,淨利率能達到10%。首先中國建築只參加BT性質的保障房建設,也就是說,自行融資建築再移交。周勇介紹稱,目前,中國市場上保障房項目有40%是現金工程,政府拿錢找承包商,這也是香港的模式。這一塊集團不會插手,因為利潤水平與承建相若,甚至更低,有國內上市的建築商在保障房項目中只獲得1%的淨利率。

只參加BT性質保障房

除掉40%現金工程,5%的限價房,餘下55%均是BT項目,即政府財政有困難,需要企業融資,這樣一來,企業就有了議價空間。再加上承建商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利潤水平可得以確保。

集團計劃到2012年實現全年建成7.2萬套保障房,是2010年的5倍,開工面積450萬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000元人民幣的工程費計算,收入高達90億元人民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