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說,玉筋魚是日本常見食用魚,體型細小,幼魚外貌如本港的「白飯魚」,成年玉筋魚不足20厘米,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糧,於日本沿岸一帶出沒。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杜偉倫稱,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玉筋魚07年產量19萬公噸,是日本主要漁業資源,福島核電站應盡快解決輻射水污染海洋,否則輻射沿食物鏈擴散出去,禍及全球海產。
玉筋魚屬日本主要漁業資源
這次在茨城縣驗出的玉筋魚含放射碘每公斤4080貝克,較本港食物輻射標準高出40倍,一個成年人若連續進食輻射量4080貝克的玉筋魚一年,等於接受41次X光肺片。玉筋魚亦驗出含 526貝克銫,是本港標準一半,但已超出日本標準5.2%,若連續攝取同等劑量輻射一年,等於接受4.5次X光肺片。
莊棣華指出,玉筋魚學名Ammodytes personatus,俗名Pacific sand lance(太平洋玉筋魚),會鑽進沙中躲避天敵,但與底棲的鰻魚類沒有親戚關係。玉筋魚是群游魚類,出沒日本沿岸的海水表層,食浮游生物,活動範圍不大,估計愈接近海水污染源頭,感染輻射劑量愈高。大型肉食魚類如吞拿魚吃了玉筋魚,輻射會積聚體內,當中以半衰期長達30年的銫影響最深遠。
近岸棲息 可作刺身熟食
玉筋魚每年冬末初春產卵,一年可生長至13厘米,既可做刺身,亦可熟食,或烘乾製作小食,在日本的食肆,這種魚又稱「如何子」及 「小女子」(コウナゴ)。玉筋魚在中國只產於黃海及渤海地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