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被長約7呎鋼筋貫穿身體的吊機工人馮X熙,意外後由救護員連人帶鋼筋一併送院搶救。送抵瑪嘉烈醫院後,因鋼筋過長未能進入升降機往手術室,消防員只得在先行於急症室內以救援工具割斷部分鋼筋。經過3小時手術,鋼筋取出,馮X熙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暫時仍危殆。
消防員接獲醫院求助,帶齊工具到急症室,但鋼筋直徑粗達40毫米,不能使用常用的油壓剪,只有「氣弧切割器」和「K950機動切割器」兩個選擇。
消防處發言人事後表示,氣弧切割器主要藉發熱把物質切割、熔解、燃燒或蒸發,使用時產生的熱量較高,為免鋼筋傳熱令傷勢惡化,消防員最終選擇機動切割器。這種器材重10.4公斤,以引擎驅動鋸片,可切割金屬及混凝土。
據了解,手術時,醫生先為傷者注射麻醉藥,再在身體四周及鋼筋敷上濕毛巾防熱,又為傷者穿上抗熱袍,以免被火花濺傷。麻醉藥一生效,消防員即開動切割器,把凸出來的一段0.5米長鋼筋切斷。
切割時發出「轟隆轟隆」巨大聲響,整間急症室煙霧瀰漫,並傳出焦味。院方人員在急症室向候診病人派發口罩,又開動吹風機。切割鋼筋約10分鐘,傷者隨即上電梯入手術室,由醫生取出鋼筋。
治療重止痛止血止發炎
急症室專科醫生李志強從記者得悉情况後分析,手術主要把鋼筋一點一點抽出,未來3天是關鍵時刻﹕「鋼筋有很多細菌,可能令傷口發炎,隨時有生命危險。現在最重要為傷者止痛、止血及防止傷口發炎。」他表示,傷者能夠奇蹟生還,不排除鋼筋只穿插皮膚以下的肌肉,未貫穿內臟,「皮膚有彈性,鋼筋應穿插在皮膚與肋骨之間」。他說,若插穿內臟,傷者會大量出血,生存機會十分渺茫。
47歲的馮X熙為大澳水上人,居於屯門建生邨,從事建造業多年,初為三行工人,近年轉從事吊機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