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周一(11日)向立法會交代逾5萬名外判工在最低工資推行後的待遇安排,消息透露,政府願意向承辦商補貼工資差額,落實時薪28元,估計涉及逾7億元公帑。承辦商則以「解約」威脅政府,要求補貼額包括工人強積金、保險、長期服務金、替假等額外開支,但工會批評承辦商「獅子開大口」,擔心有公司趁機將公帑落袋得益。
政府允休息日計薪 飯鐘無薪
政府前晚致電各工會解釋外判合約新安排。據悉,政府只答允計算外判工休息日有薪,飯鐘維持無薪。休息日有薪是按「月薪化成日薪」方式計算,而非僱主聯會早前登廣告以「時薪28元乘以平日工時」。以外判清潔工為例,休息日計算有薪後,他們的收入在時薪28元以外,額外增加1000元,達6000多元,保安員則會加至近9000元。
外判商:補貼應包長期服務金等
代表九成政府清潔外判承辦商的環境衛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要求政府補貼的差額,包括長期服務金及強積金等額外開支,估計總額少於10億元。她說:「政府出了雞沒理由不出豉油,如果要我們負擔這些開支會有困難而且不公平,假若政府拒絕,我們不排除解約、不繼續做。」
李卓人:外判商「獅子開大口」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卓人批評承辦商是「獅子開大口」:「外判商唔做仲好,由政府直接請人做,避免剝削。」他指承辦商要求政府補貼長期服務金開支並不合理,「承辦商不解僱員工,就可將補貼差額自己落袋。我認為政府補貼工資已足夠,公帑必須審慎運用。」
至於政府只願意就外判工休息日計薪、不包飯鐘,李卓人對此表示「半歡迎、半失望」,擔心向私營機構傳達「飯鐘錢不用計」的信息。工聯會王國興亦指政府不應只做一半,應帶頭做良好僱主休息日及飯鐘都計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