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洲爭做人幣離岸中心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0日 05:59
2011年04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新加坡金管局正與中國人民銀行商討,爭取成為香港以外,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新加坡金管局昨晚亦高調地向傳媒發出電郵,說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正在急增,十分適合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出,內地當局已收到新加坡金管局的建議,初步的反應正面。即人行有意在香港以外,允許新加坡進行更多人民幣的交易。去年新加坡金管局與人行亦達成貨幣互換協議,金額達1500億元人民幣。

星金管局:十分適合拓人幣業務

彭博昨晚引述新加坡金管局的電郵,該局指去年新加坡跟中國雙邊貿易達953億坡元(約758億美元),按年增26%,「中國亦是新加坡第二大貿易伙伴。」「隨着人民幣加速國際化,及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規模擴大,新加坡十分適合發展促進中外貿易的業務。」

新加坡金管局並指有3000家中國企業在當地做生意,並有150家在當地上市。

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說,早已預期中央在香港以外,尋找另一個人民幣交易中心,但步伐看來較預期為快。由於目前在香港的人民幣交易量仍然有限,每天買賣僅4億美元左右,若新加坡短期內成為另一個中心,擔心令兩個中心交易量更小。

匯豐梁兆基:短期難威脅香港

梁兆基指出,具體要看人行與新加坡金管局簽訂的協議條款如何。香港的人民幣業務能夠「成形」,是因為人行容許本港的人民幣回流內地,包括透過清算行把人民幣頭寸存放到深圳人行賺息,本港的銀行亦可以參與內地債券市場買賣。「特別是在初期,若果沒有回流機制,光有人民幣存款也沒有用。」

梁說,即使新加坡與人行簽訂的條款與香港一樣,但料3至5年內也難以威脅香港,因為大型國企在香港的業務相當之多,加上大量港商在內地有業務,製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相信上述本港的優勢,新加坡一時三刻不能趕上。

過渡環球貨幣 先行「亞洲化」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去年中國跟香港的進出口總值達2306億美元,按年增32%。而新加坡只有571億美元(圖),不及香港的四分之一,按年增長亦只有19%。但若計整個東盟,跟中國的進出口總值去年有2928億美元,較香港還要多。

不少分析員認為,中國政府傾向開放更多離岸的人民幣業務,因中國現作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對全球具影響力,人民幣長遠有需要過渡成環球的貨幣,亦有學者認為,內地是有計劃地推動人民幣的「亞洲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