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02年建議停建居屋的香港知名經濟學者、港大講座教授王于漸,近10年投資物業屢有斬獲;本報記者翻查紀錄發現,王于漸與妻子介乎2001年初至2010年11月透過空殼公司或以個人名義,最少掃入7間豪宅,及後沽出2伙,現仍持有的5伙物業,料值1.74億元,帳面升值逾8500萬元,計及沽貨套現的利潤,合共可賺近9000萬元(見表)。
王于漸為港大前首席副校長,現任經濟學講座教授,專心研究,而他近10年投資物業的最重槌一擊,正是去年11月中港府推出額外印花稅之前,以4100萬元購入中半山帝景園4座29樓A室連兩個車位,呎價達2.1萬元。由於王於額外印花稅公布前,已簽妥正式合約購入單位,所以單位轉售時不用受額外印花稅影響。該區代理指出,由於帝景園最近創出成交呎價2.9萬元,而且盤源奇缺,雖然王持有的單位質素稍遜新高價成交單位,但相信現時仍能以約3萬元成交。
07年後轉積極 連掃5單位
事實上,王于漸在01年至04年僅買入兩個單位,但自07年起,入市態度轉趨積極,往後數年間,連掃3伙荔枝角曼克頓山、1伙灣仔星域軒、以及上述1伙的帝景園。
作為新地(0016)獨立非執董的王于漸,對新地及太古(0019)的物業可謂情有獨鍾,除了愛都大廈之外,其餘曾購入的所有物業均屬上述兩家發展商的項目。王旗下公司於04年曾購入西半山雍景臺單位,並於08年轉售,帳面獲利490萬元。
另外王旗下公司現時於新地曼克頓山持有達3伙,其中1伙是向新地一手購入,其餘兩伙則是於二手市場購入。王於07年5月曾以一手價388萬元購入荔枝角曼克頓山3座33樓C室,面積758方呎,而該金額並沒有觸及關連交易須披露的水平。另外,王於07年6月亦以1030萬元於二手市場「摩入」曼克頓山6座39樓B室,而摩出單位的賣方06年11月以993萬元購入,扣除印花稅等,王于漸要輕微損手。
新地獨立非執董 購旗下曼山
王于漸購入的豪宅,均是透過與太太共同持有的公司或以雙方的私人名義購入,且全部都會承做按揭。王的太太陳真光,曾任醫管局醫務發展顧問醫生,於03年SARS期間,主動投身重災區瑪嘉烈醫院,其後編製SARS文獻,近年已轉私人執業。陳是呼吸病學專家,亦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而王氏夫婦現時持有物業中,市值最貴重為於2001年以2268萬元低吸中區愛都大廈一個面積3347方呎的高層單位,現時帳面勁賺逾半億元。
(明報記者周偉強、覃純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