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私家仁安醫院率先表示明年減收一成內地孕婦,亦不會接收多胞胎、胎盤前置和有早產傾向的內地高危孕婦。
8間公院一起減收
政府要求醫管局和私家醫院就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協調,本月底會有結論。醫管局內部已有共識,明年減收內地孕婦名額。據了解,8間有產科的醫院均要減收,並非早前有報道指只有4間公立醫院減收內地孕婦。減收的原則是所有公立醫院一起減收孕婦,而接收孕婦要以本地佔大多數。
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表示,食物及衛生局要求私家醫院協調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但各間私家醫院仍未表態,為免令本地孕婦擔心無產牀分娩,仁安醫院計劃明年減收一成內地孕婦。去年仁安共有7600名產婦,內地孕婦佔60%、即逾4000人。
倘政府要求可再減
梁國齡說,減收一成約400人只是開始,希望可拋磚引玉令其他私家醫院也訂出營運方向。若本地孕婦人數不斷增加,或政府再有要求,內地孕婦名額仍可再減,他又承諾所有懷孕16周或以下、已支付按金的本地孕婦均可獲提供產牀。仁安亦不容許懷孕不足38周的孕婦進行剖腹分娩。
梁國齡說,為孕婦安全着想,並減少對公立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壓力,仁安不會接收多胞胎、胎盤前置及有早產傾向的內地高危孕婦。仁安去年共有75名多胞胎,較前3年為多。
但他說,胎盤前置大約要待懷孕20多周後才診斷到,胎盤前置容易引致產前出血,風險很高,仁安會向內地孕婦解釋若舟車勞動,會增加生產風險,建議她們返回原居地分娩。他說,內地孕婦若經該院駐院醫生作產前檢查,仁安可以把按金和檢查費用全數退回。
早前有報道指去年產子逾1.2萬名的浸會醫院,已把內地孕婦和本地孕婦之比率調整至70%和30%。聖保祿醫院也表示預留30%名額給本地孕婦,並可浮動增加至40%。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表示,聯會代表曾就內地孕婦生產名額商議,仍未有定案。他歡迎仁安醫院率先表態及說出營運方向。各間私家醫院都會按其能力,心目中估算出可以接收內地孕婦的數目,聯會會繼續溝通及謀求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