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法院以環評報告未符合條件為由,叫停港珠澳大橋,令政府陷入尷尬局面。特首曾蔭權昨日不點名向公民黨發炮,指有「政黨及政客」利用法律程序阻撓基建,令基建「好事多磨」,削弱香港競爭力及令香港被邊緣化。公民黨及法律學者反駁曾蔭權危言聳聽,嚴重衝擊法治。
據消息人士稱,自法院喝停港珠澳大橋後,至今共有78項工程受影響,其中有17項原已通過環評,本來下一步可提交環保署取得環境許可證。今個財政年度預算的790億元工程中,有逾半即410億亦要因而押後申請。政府日前已就案件提出上訴。
民建聯同批公民黨濫用法律
曾蔭權昨在答問大會開場發言時,主動提及注意到社會有意見認為,部分政黨及政客借環保、保育之名,利用法律程序阻撓基建上馬,「為求達一己政治目的,不惜損害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有意見質疑那些阻撓基建工程的政黨、政客要追求的,究竟是環保、是保育,抑或是拒絕經濟發展、拒絕創造就業、拒絕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
民建聯劉江華亦加入戰團,不點名炮轟公民黨,先批評他們去年濫用辭職再補選的機制,「同一政黨今年繼續玩嘢」,濫用司法程序。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直斥特首「一派胡言」,「難道說現在司法權力過大?是否要人大釋法?」他說,該黨一直提醒政府環評報告很可能違法,政府沒有改善屬咎由自取。但曾蔭權再次反駁,指港府尊重法律精神,司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半下都不能移動」,但是否有人濫用就值得深思。他更稱,「在最後一分鐘才提出司法覆核,不是有承擔的政客所為!」
學者﹕反映特首不尊重法治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對特首言論感到遺憾,認為是民粹主義的言論,引用市民的意見,講出其心底話攻擊公民黨,「若用特首的邏輯,律師為殺人犯辯護,成功脫罪,也可說做法影響香港治安」,他擔心言論對處理上訴的法官造成壓力,影響司法獨立。公民黨前黨魁余若薇在會後亦指出,曾蔭權的指控漠視香港的司法獨立、衝擊法治。
港大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亦批評曾蔭權不尊重法治精神,「對法治認識很膚淺,根本不應有這番說話」,他擔心令市民誤以為行政效率可凌駕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