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匯控新班子認虧待股東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8日 08:59
2011年05月28日 08: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昨於倫敦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小股東提問的焦點離不開積弱的股價及高層的薪酬安排。有股東更再次向匯控就早年收購美國匯豐融資「翻舊帳」。匯控主席范智廉昨天坦言,過去5年匯控的股東回報非但令人失望,而且是不合格的(inadequate),承諾會盡力改善。

翻查紀錄,匯控在次按危機爆發之前,股本回報率維持在15%以上,但由2008年起便一蹶不振,去年也只得9.5%(見圖)。早前集團已定下股本回報率返回12至15%的目標。

主席:花紅制已有大改進

全球監管要求對銀行高管層的薪酬安排愈趨嚴謹,匯控審時度勢後,亦建議修訂高層的花紅制度及長期獎勵計劃。范智廉指出,有關修訂最大的改進是,高層行使認股權購入現貨股票的鎖定期限延長至5年,而且表現未達指標者,已發放的花紅酬金可收回。

但據股東會文件披露,若計及獲贈股票的市值,匯控幾名執行董事的薪酬仍相當高。其中以行政總裁歐智華最高,年薪加股票,總薪酬接近1.5億元(見表)。在昨天的大會上,有小股東狠評既然匯控過去5年表現不理想,高層仍發放巨額酬金的理據何在?范智廉回應時,一再強調匯控高層的薪酬水平低於同業,亦因此流失人才予競爭對手,包括有高層加入了澳新銀行(即前亞太區行政總裁邵銘高)。范認為適當的薪酬水平有助挽留人才。匯控新的薪酬方案昨日最終獲通過,惟有18.7%的股東投下反對票。

《華爾街日報》力數零售過失

除了股東對匯控業務提出質疑外,《華爾街日報》昨日亦撰文力數匯控近年於零售銀行業務發展策略上犯下的過失,包括收購美國Household International (匯融前身)業務,以及在墨西哥、印度及中東地區向低收入及擁有不良信貸紀錄人士提供消費融資,為日後埋下壞帳急升的伏線。此外,匯控前行政總裁紀勤銳意拓展高收入客戶群,為他們提供額外服務,惟這些服務成本大,回報卻一般。而集團大肆於5、6年前致力提升全球零售銀行業務電腦系統,並聘專人開發軟件,亦加劇了集團的成本負擔。

匯控在本月中舉行的策略日上,宣布未來3 年持續節省25億至35億美元成本的目標,當中,減省資訊科技開支亦為節流重點之一,惟昨日有小股東質疑,此舉或令匯控的環球市場及銀行業務的競爭力遜於其他投行如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匯控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則解釋,節省資訊科技開支計劃,重點針對於零售銀行業務的產品系統,冀將87個地區多個複雜的營運模型,最終簡化成4至5個。

明報記者劉欣欣、李家欣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