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人欠薪有保障 供應商損失難獲償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2日 08:35
2011年12月12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工人收入微薄,工廠倒閉他們是最苦一群,但追討欠薪始終獲法律保障,反而整件事中,求助最無門的是與意志高有生意往來的供應商及買家。


經歷過2008年的企業倒閉潮,內地對此事的善後處理已經有規範,通常會由地方政府先行墊付工人欠薪,然後才處理企業資產;加上早前中央9部委明令要做到春節前全國零欠薪,「死命令」之下,意志高工人獲及早賠償的機會相當高。


相反,損失動輒以十萬元計的供應商便顯得更無助,因為企業資產查封轉賣後所得,優先支付欠租、欠薪、水電等,貨款居末,因此一般而言,能剩下來賠給供應商的實在不多,這亦解釋了因何意志高未倒閉前,供應商已聞風而至,並試圖阻止工廠進出貨。


貨款處理排最尾 獲賠機會大減

「一日未有政府封條,我們一日都不敢走,只怕有人將廠房資產事先挪出,令我們獲賠機會減少。」意志高供應商之一的瑞峰紙業金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他與其他供應商已守在廠門口多天,24小時不敢離開,夜晚也在車內度宿。


據金先生表示,意志高共欠他5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貨款,更令他氣憤是,工廠11月18日申請清盤,11月30日還催他送貨,更甚是還訂了100多噸的紙張,現在錢未追回,貨又積壓。」金先生怒說。另有供應銅線的小供應商被拖欠20多萬:「我們也被原料商追數,若這筆錢討不回來,公司鐵定完了。」


事實上,企業倒閉所帶來的影響絕非只是工人欠薪,還禍及上下游企業資金周轉,骨牌效應下隨時會變成更多企業倒閉,更多工人失業欠薪,結果是政府不停為善後而奔波,特別是目前內地外貿形勢持續惡劣,不少廠商苦苦支撐,一旦產業鏈斷裂,後果難估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