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增長強勁,但A股愈跌愈有,有學者直言,這是因為A股市場本身存在管治問題,令A股擺脫不了被人「圈錢」的場所,投資者參與仍欠缺信心。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指出,當前內地股市最嚴重的兩大問題,一是賺錢效應消失,二是公信力不夠。「歐美國家股市的信用基礎是通過市場形成的,並通過有效的法治得以保證,反觀中國股市的信用基礎是以國家來擔保,由此形成信用風險由國家承擔,信用收益由使用者獲得的局面。」
資訊受操控 投資者易損手
他直言,「國內上市公司搶着上市, 目的就在於能夠把信用的收益歸自己,將風險轉嫁整個社會,最後的結果便是為內部人、外部人及政府官員操縱資訊,甚至於製造虛假資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得股市淪為圈錢的場所。進入股市投資者血本無歸,市場信心因此受損。」
事實上,A股走勢與經濟表現背馳已非一時半刻。去年中國國民經濟增幅高達10.3%,冠絕全球;上證全年卻倒跌14.31%,在全球股票指數表現中名列倒數第三,僅略優於希臘和西班牙。
不過,於內地從事策略研究及投資14年的銀河資產管理投資主管吳春龍卻認為,股市波動屬正常情况,不應用某個時間點的指數來衡量整體表現。他指出1997至2005年間上證的歷史平均值介乎1500至1600點,但2005後至今已上移至2300點,故不能說股市無上升。他相信,上述比較說明A股仍能反映實體經濟。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指出,當前內地股市最嚴重的兩大問題,一是賺錢效應消失,二是公信力不夠。「歐美國家股市的信用基礎是通過市場形成的,並通過有效的法治得以保證,反觀中國股市的信用基礎是以國家來擔保,由此形成信用風險由國家承擔,信用收益由使用者獲得的局面。」
資訊受操控 投資者易損手
他直言,「國內上市公司搶着上市, 目的就在於能夠把信用的收益歸自己,將風險轉嫁整個社會,最後的結果便是為內部人、外部人及政府官員操縱資訊,甚至於製造虛假資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得股市淪為圈錢的場所。進入股市投資者血本無歸,市場信心因此受損。」
事實上,A股走勢與經濟表現背馳已非一時半刻。去年中國國民經濟增幅高達10.3%,冠絕全球;上證全年卻倒跌14.31%,在全球股票指數表現中名列倒數第三,僅略優於希臘和西班牙。
不過,於內地從事策略研究及投資14年的銀河資產管理投資主管吳春龍卻認為,股市波動屬正常情况,不應用某個時間點的指數來衡量整體表現。他指出1997至2005年間上證的歷史平均值介乎1500至1600點,但2005後至今已上移至2300點,故不能說股市無上升。他相信,上述比較說明A股仍能反映實體經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