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保費收入增長放緩,加上內地資本市場動盪拖累投資收益,今年以來,一眾內險股表現差強人意。有分析認為,縱然各項困擾內險的負面因素已反映於股價之中,惟歐債問題縈繞不斷,外圍股市仍然不明朗,A股市場亦然,故現階段難言內險股價經已見底。
內險股板塊昨日普遍隨A股走低,除太平(0966)外,其餘下跌約1%至2%。
A股氣氛凌駕基本因素
人民銀行上月底提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翌日內險股升約7%至13%。野村國際昨日發表短評指出,現時大部分內險股價表現,主要受宏觀經濟因素及市場對A股走勢的投資情緒所主導,多於內險的基本因素,因為以可預見的內險保費增長而言,目前估值並非特別吸引,認為在明年首季內險競相營造「開門紅」(爭取保費增長)之前,其基本面不太可能有實質上的改善。
內地保監會去年底出台銀保(透過銀行渠道銷售保單)監管新規,內地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保費增長備受打擊,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預計,明年內險將逐步走出銀保新規的陰影,雖然保費收入未必立見顯著反彈,惟可望漸趨正常化,平均按年增幅介乎10%至15%。
他續稱,來季以來,內地長債息率呈上升趨勢,可令內險為投資資產計提的準備金減低,對盈利有正面提升作用。倘若內地銀根進一步放鬆,內險投資收益有望回升。
內險股板塊昨日普遍隨A股走低,除太平(0966)外,其餘下跌約1%至2%。
A股氣氛凌駕基本因素
人民銀行上月底提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翌日內險股升約7%至13%。野村國際昨日發表短評指出,現時大部分內險股價表現,主要受宏觀經濟因素及市場對A股走勢的投資情緒所主導,多於內險的基本因素,因為以可預見的內險保費增長而言,目前估值並非特別吸引,認為在明年首季內險競相營造「開門紅」(爭取保費增長)之前,其基本面不太可能有實質上的改善。
內地保監會去年底出台銀保(透過銀行渠道銷售保單)監管新規,內地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保費增長備受打擊,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預計,明年內險將逐步走出銀保新規的陰影,雖然保費收入未必立見顯著反彈,惟可望漸趨正常化,平均按年增幅介乎10%至15%。
他續稱,來季以來,內地長債息率呈上升趨勢,可令內險為投資資產計提的準備金減低,對盈利有正面提升作用。倘若內地銀根進一步放鬆,內險投資收益有望回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