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積金局建議患末期疾病的供款人可提早領取強積金,但事前先要得到專科醫生證明。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批評積金局的建議「冷血」,質疑為何只能在病情到末期才能領取強積金,「這筆錢根本不是政府的,是市民辛苦儲蓄回來,為何市民不能在有需要情况下用來醫病?」他認為,病者若能夠有較多金錢傍身,可選擇較好的醫療服務,有可能令病况好轉。
蔡堅倡設證明書標準格式
醫學會會長蔡堅指出,要得到專科醫生證明,視乎該病人是否一直有專科醫生跟進,若情况突然,要「集齊」兩名專科醫生的證明書,會有可能加重病人負擔。他建議積金局應就證明書設立標準格式,負責撰寫證明書的醫生須負上法律責任,以防止有醫生及病人「串通」,訛騙積金局提早領取強積金。
積金局非執行董事黃國健歡迎積金局收窄範圍,認為容許末期病者提早領取強積金是合情合理的做法;若只以置業、子女教學等理由動用強積金,則會失去退休保障的原意。立法會勞工界議員葉偉明認為,雖然強積金爭議多,但始終是其中一項保障市民退休生活的措施,認同積金局不放寬提早領取的範圍。
蔡堅倡設證明書標準格式
醫學會會長蔡堅指出,要得到專科醫生證明,視乎該病人是否一直有專科醫生跟進,若情况突然,要「集齊」兩名專科醫生的證明書,會有可能加重病人負擔。他建議積金局應就證明書設立標準格式,負責撰寫證明書的醫生須負上法律責任,以防止有醫生及病人「串通」,訛騙積金局提早領取強積金。
積金局非執行董事黃國健歡迎積金局收窄範圍,認為容許末期病者提早領取強積金是合情合理的做法;若只以置業、子女教學等理由動用強積金,則會失去退休保障的原意。立法會勞工界議員葉偉明認為,雖然強積金爭議多,但始終是其中一項保障市民退休生活的措施,認同積金局不放寬提早領取的範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