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結構調整為先 未憂經濟放緩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19日 08:35
2011年12月19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接踵召開,確定「穩增長」為來年內地宏調的第一要務。不過,知情人士透露,當局對經濟下行雖有憂慮,但並未視作大患,北京甚至有意讓經濟增速適度放緩,以推動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


增長目標降至8%以下

中國擁有超過13億人口,其中1.28億人處於貧困線下,保持較高經濟增速對於解決就業、穩定民心及維繫政治穩定意義重大。


今年以來,內地經濟增速逐季下降,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均顯疲態,隨着刺激政策的進一步退出和樓市調控的持續發酵,未來經濟增長料繼續放緩。


對於經濟下行風險,北京心知肚明,是以提出明年首要任務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但對於多快才合理,市場和決策層認知並不同。市場認為8%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紅線,不可逾越。但知情人士稱,北京已將明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調低至8%以下。


「十二五」建設期 成強勁支柱

明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第2年,按照以往經驗,翌年承前啟後,向為投資項目集中建設期,對經濟增長形成較強支撐。地方政府換屆後,新官上任三把火,快馬加鞭發展經濟是題中應有之義。因此,來年中國經濟縱使減速,也斷然沒有硬着陸之虞。


當局之所以將經濟增長目標調低至8%之下,在筆者看來,更多是為了釋放政治信號,希望各方將注意力放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發展的可持續性上。


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步入深度調整期,發達國家的去槓桿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使得中國外需銳減,出口承壓。國內GDP崇拜頑疾難改,各地罔顧全球產能過剩的殘酷現實,粗放型增長仍然大行其道,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繼續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中央三令五申的「調結構」幾乎淪為一句空話。


明令加快培育戰略產業

從年末的這幾次重要會議來看,北京已決意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即便犧牲暫時的經濟增長也在所不惜。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即強調,2012年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


有「小國務院」之稱的發改委亦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置於重要位置,提出加快培育新興戰略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等一籃子調結構措施,希望推動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