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央行連日干預 人幣創新高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0日 08:35
2011年12月20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天公布,11月份內地外匯佔款按月下降279億元(人民幣.下同),為連續第2個月負增長,顯示資金持續流走。加上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帶動美元避險需求,人民幣匯價一度受壓。但內地外匯市場昨天收市前再度上演匯率「保衞戰」,有交易員稱,農行(1288)大手沽出美元,刺激人民幣匯價躍升,收報6.3378,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見圖)。


人民幣中間價昨天定於6.3303,較上周五上升49個點子(每10000點子為1元),現貨價卻背道而馳,午市曾低見6.3585,接近每日交易區間下限0.5%。惟下午3時半過後,人民幣匯價突然絕地反擊(見圖)。


人幣曾受壓 農行尾市掃高

一名駐上海外匯交易員向本報記者表示,有大量美元沽盤於尾市湧現,「主要來自農行,規模比上周五(四大行聯手入市)更大,在6.3575水平開始賣出美元。」他認為,有可能是人行為維護匯率穩定而再次干預匯市。人民幣匯價因而抽升至6.3363高位,後收報6.3378,仍較上日升0.17%。


據內地外匯市場消息指出,上周五早段,四大行聯手大舉沽出美元,掃入人民幣,規模至少達10億美元(約63億元人民幣),被市場解讀為人行干預匯市,顯示其維持匯率穩定的決心。有財資人士相信,人行昨日「疑似」再度入市力撐人民幣,或與外匯佔款減少,令人民幣貶值預期發酵有關,冀透過此舉提升市場信心。


人行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外匯佔款餘額為25.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當月外匯佔款減少了279億元,外匯淨流出之勢持續。10月份外匯佔款出現自07年12月以來首次負增長,按月減少249億元。外匯佔款反映流入內地銀行體系的外匯,人民銀行因應外貿盈餘及外商直接投資(FDI)等買入外匯而沽出人民幣,令人民幣基礎貨幣增加。


外匯佔款連續兩個月減少

巴克萊資本估計,10月及11月份分別約有300億美元(約1900億元人民幣)流出中國(見圖),鑑於內地及環球經濟前景未見明朗,預料內地資本外流之勢將會持續,加深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美元需求依然強勁。資本流出意味流動性下降,該行預計,人行下月或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0.5個百分點,以穩定內地市場流動性,明年底前RRR降幅達2個百分點。


雖然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逝世,令市場避險情緒再升溫,或造成更多熱錢流出。東方匯理高級策略師張淑嫻認為,地緣政治對人民幣匯價的負面影響僅屬短期,歐債危機仍為支持美元走勢的因素,預計熱錢流走之勢持續至明年首季。「不過,觀乎人行將人民幣中間價保持在較強水平,相信當局希望匯率持續緩步升值,因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明報記者 劉欣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