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死前仍操勞 半月9出巡 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0日 21:35
2011年12月20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金正日死訊可說突如其來。雖然金正日於2008年一度中風,但官方消息指其康復狀態良好,近期更積極外訪視察,兩個月前曾與接班人金正恩到訪第四軍團司令部,檢閱海陸空三軍演習,在死前15天更9次出巡,包括上周四親臨平壤首家大型超巿視察,不料周六外出視察途中過勞,死於心臟病。回顧17年統治,金正日內政上乏善足陳,但在外交上卻靠獨孤一味發展核武,成功牽制美日。


死前巡視大型超市推改革

儘管金正日2008年曾中風,連續多月未在新聞中出現,但他猝死的消息還是令人感到有些意外。朝中社稱,金正日上周四還視察了即將開業的大型超市「光復地區商業中心」。韓國傳媒稱,金正日很可能是在今年5月訪問中國參觀揚州大型超市華潤蘇果後,指示開設這家超市。


金正日自2000年以來7度訪華,流露對經改的熱中,但諷刺的是,數據顯示朝鮮經濟民生在他統治下,卻是原地踏步。金正日1990年代中接過權力,然而天災連連卻令經濟急轉直下還引發大饑荒,近200萬人(約全國一成人口)餓死。計劃經濟加上資源短缺和西方封鎖,令朝鮮經濟如一潭死水,曾經比韓國富裕的朝鮮,如今人均收入只得韓國人的5.7%。


兩韓峰會成佳話

但他在外交上卻有一定建樹,2001年起首次與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建交,2002年又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舉行峰會,簽訂《日朝平壤宣言》,尋求改善關係。金正日亦推動朝鮮與中國加強經濟合作,共同發展位於中朝邊境城巿丹東的首個經濟合作區。當然,他最為人稱道的,是2000年和2007年兩度舉行兩韓峰會,接待破天荒到訪的韓國前總統金大中,以及其繼任人盧武鉉,還邀請韓國企業參與開城特區,發展朝鮮金剛山旅遊,但金正日的外交努力,卻總有生不逢時之嘆。小布殊主政8年,列朝鮮為邪惡軸心,令兩韓關係難以更進一步;奧巴馬上台後,又到韓國出現強烈反共的李明博政府。去年天安艦疑遭朝鮮擊沉,以及朝鮮炮轟延平島後,朝鮮與美韓關係更跌至低點。


「8比0大勝小布殊」

金正日在位期間,一直以發展核武,包括兩度核試和試射中長程導彈,作為對美國的王牌談判籌碼,藉以爭取援助,圖逼美國答應單對單談判,最終實現建交,但遭華府拒絕。不過白宮也無法透過由中國牽頭的六方會談,逼朝鮮放棄核武,目前朝鮮估計有力製造6至8枚核武。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專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形容,從阻止朝鮮發展核武來看,「金正日堪稱以8比0大勝小布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黃大慧教授評價,「金正日表現出外交靈活性,有外交的藝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