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政府推動的金融改革,要求當地銀行持有相當於總資產最少17%的資本作為緩衝,「嚇窒」一眾英國大型銀行。財相歐思邦終在業界一片反對聲音之中作出讓步,銀行的非英國資產毋須被計算在內。市場估計可減輕匯控(0005)把總部遷離倫敦的壓力,同時新計算方法可較原先估計,每年減少最多15億美元(約117億元)的額外成本。
匯控早已表明會在年底前,完成檢討總部所在地。英國政府懸崖勒馬,大有向匯控示好的意味。
須證明英不用承擔該資產損失
根據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ICB)早前的建議,英國銀行須持有總資產的10%作為核心資本,被列為國際系統重要性的大型銀行(GSIFI)及其零售子行,須額外持有7%至10%由紓困債券(bail-in bonds)組成的資本,以吸收銀行損失,並於必要時轉為股本解困。
但歐思邦最新公布,如果銀行可以證明他們的業務對英國納稅人無風險,即使倒閉也不用納稅人「埋單」,則計算資本比率的分母時,可剔除非英國的資產。匯控由於被列入GSIFI,故需要保留按要求最少17%的資本,而渣打集團(2888)則是基本的10%規定。
匯控主席對新計算法表歡迎
匯控主席范智廉表示,歡迎政府釐清計算方法。他續指,ICB的建議下尚有很多細節有待落實,集團在未來的時間仍會和政府作出具建設性的合作,而集團會「採取適當措施為客戶提供持續性的信貸、及可接受的回報予股東」。匯控香港股價跟隨大市上升,昨報57.7元,升0.08%,昨晚倫敦股價則曾見折合58.4元。
事實上,匯控需於今年底完成3年一度的總部選址檢討,今次英政府讓步,有外資大行分析員相信,「可剔走其中1個總部留守倫敦的不利因素」,然而英國徵收銀行稅等措施,仍然是投資者及管理層需要考慮遷冊的原因。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早前表示,總部設於倫敦的成本非常龐大,亦不斷被股東質疑為何仍以此作總部,此舉明顯向政府「出口術」施壓。目前匯控官方未有進一步闡述對總部根據地的態度,會否因為今次政府讓步而有所調整。
財務董事麥榮恩上月表示,如果英國計算資本時,是以全球資產規模作計算,則匯控需要因此出售約值550億美元的的風險緩衝資本債券,預計每年所花上的利息成本達到21億美元。根據匯控8月公布的半年業績顯示,匯控約一半的資產位於歐洲(見表),其餘一半分佈在亞洲、北美等地。
彭博引述倫敦Investec Securities分析員估計,新計算方法下,匯控節省高達75%的成本,換言之出售風險緩衝資本債券的成本,每年或縮至5.2億美元。但他不忘指出,由於匯控的投資銀行業務的資產,多歸屬於英國的資產當中,故匯控仍需支付一定成本,只是較集團原先估計的大幅減少。
明報記者 李家欣
匯控早已表明會在年底前,完成檢討總部所在地。英國政府懸崖勒馬,大有向匯控示好的意味。
須證明英不用承擔該資產損失
根據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ICB)早前的建議,英國銀行須持有總資產的10%作為核心資本,被列為國際系統重要性的大型銀行(GSIFI)及其零售子行,須額外持有7%至10%由紓困債券(bail-in bonds)組成的資本,以吸收銀行損失,並於必要時轉為股本解困。
但歐思邦最新公布,如果銀行可以證明他們的業務對英國納稅人無風險,即使倒閉也不用納稅人「埋單」,則計算資本比率的分母時,可剔除非英國的資產。匯控由於被列入GSIFI,故需要保留按要求最少17%的資本,而渣打集團(2888)則是基本的10%規定。
匯控主席對新計算法表歡迎
匯控主席范智廉表示,歡迎政府釐清計算方法。他續指,ICB的建議下尚有很多細節有待落實,集團在未來的時間仍會和政府作出具建設性的合作,而集團會「採取適當措施為客戶提供持續性的信貸、及可接受的回報予股東」。匯控香港股價跟隨大市上升,昨報57.7元,升0.08%,昨晚倫敦股價則曾見折合58.4元。
事實上,匯控需於今年底完成3年一度的總部選址檢討,今次英政府讓步,有外資大行分析員相信,「可剔走其中1個總部留守倫敦的不利因素」,然而英國徵收銀行稅等措施,仍然是投資者及管理層需要考慮遷冊的原因。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早前表示,總部設於倫敦的成本非常龐大,亦不斷被股東質疑為何仍以此作總部,此舉明顯向政府「出口術」施壓。目前匯控官方未有進一步闡述對總部根據地的態度,會否因為今次政府讓步而有所調整。
財務董事麥榮恩上月表示,如果英國計算資本時,是以全球資產規模作計算,則匯控需要因此出售約值550億美元的的風險緩衝資本債券,預計每年所花上的利息成本達到21億美元。根據匯控8月公布的半年業績顯示,匯控約一半的資產位於歐洲(見表),其餘一半分佈在亞洲、北美等地。
彭博引述倫敦Investec Securities分析員估計,新計算方法下,匯控節省高達75%的成本,換言之出售風險緩衝資本債券的成本,每年或縮至5.2億美元。但他不忘指出,由於匯控的投資銀行業務的資產,多歸屬於英國的資產當中,故匯控仍需支付一定成本,只是較集團原先估計的大幅減少。
明報記者 李家欣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