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追隨者」有價 博客離職沿用公司twitter遭控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7日 08:35
2011年12月27日 08: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一個微博追隨者到底值多少錢?美國一名網誌撰稿人因為沿用在舊公司時開設的twitter帳戶,遭前僱主控告盜用公司「商業機密」,要求他為「形同公司客戶名單」的1.7萬名微博帳戶追隨者,向公司支付高達260萬港元賠償。目前很多傳媒和公司,都有安排員工開設社交網帳戶,與客戶接觸,甚或聘請知名博客當寫手,案件引起社交網帳戶所有權誰屬的爭議。


微博知名度增 「應視為公司資產」

加州熱門手機網站PhoneDog控告曾任該公司網誌總編輯的克拉維茲(Noah Kravitz),離職後持續使用屬於公司的twitter帳戶。公司指該微博的追隨者乃至twitter帳號密碼皆屬「公司機密」,要求克拉維茲為離職8個月來每月每名追隨者繳付2.5美元(19.5港元),亦即合共34萬美元(265.2萬港元)。公司聲明道﹕「該微博的追隨者和粉絲人數持續增加,其知名度在社交網絡引起關注,乃本公司投放重大經費與資源所致,故應視為公司的資產。」


38歲克拉維茲2006年成為了PhoneDog的產品鑑評與視頻博客。他以Phonedog_Noah的名義,在twitter撰寫評論手機的微博,到去年底辭職,共吸納了1.7萬名追隨者。克氏其後轉為另一家科技新聞公司撰稿,並把原有twitter帳號改稱NoahKravitz,繼續向追隨者(現增逾2.1萬名)發文。克氏堅稱,他從未受哪一方指使開戶或指定發文內容,PhoneDog從不知道該微博的密碼,其網文亦混雜公私材料,例如有關體育和音樂的評論。


衡量所有權 看「為何開戶」

知識產權律師奇托內(Henry J. Cittone)指出,要衡量所有權歸於哪方,「為何開戶」是其中一個關鍵。倘開設是為了與公司客戶溝通或吸納新客,那帳戶應歸公司,但由於PhoneDog曾提過克拉維茨是承包商(contractor),這可能削弱了該公司所強調的「公司機密」理據。


業界關注,法庭會怎釐定一個「追隨者」對一間公司的價值,有關定價足以影響今後的同類官司。媒體專家斯里尼瓦桑(Sree Sreenivasan)認為,聰明的公司和傳媒,在處理社交帳戶問題時都應當審慎,若硬性規定離職者必須「交還」帳戶和追隨者,在招聘時將嚇走不少人才,不管他們是專欄評論員還是記者編輯。他說﹕「高估一個帳戶對某一機構的價值,又或低估一個帳戶對某位個人的意義,都是危險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