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LCD面板製造商因合謀訂價問題,在歐美掀訴訟潮,不過內地經濟評論家劉步塵直言,中國家電製造商才是LCD合謀訂價的最大受害者,然而由於內地企業仍缺乏反壟斷意識,加上受制於這些提供LCD面板的上游供應商,難以興訟捍衛權益。
LCD托價 內地「最大受害者」
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區首席代表張兵說,從2001年起,只有10間企業掌握LCD面板核心技術,其中韓國2間、日本3間、台灣5間,它們在2001至05年都聯手操縱價格,而該段期間,正是LCD行業的利潤高峰期,就是戴爾和蘋果等巨頭,在採購面板時也常遇缺貨,結果終在2006年招來歐盟美日韓當局展開調查。美國司法部稱,2001至06年間,聲寶與其他廠商聯手抬高面板定價,向戴爾、摩托羅拉和蘋果銷售;LG與中華映管亦聯手托價。
對於面板製造商因抬價被罰,內地平板電視巨頭都表示歡迎,畢竟他們都吃過很大苦頭。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指出,相對於採購額動輒幾十億美元的戴爾、惠普等巨頭,中國平板電視業早年的採購量只有幾十萬塊,採購規模不夠大,不平待遇更多。「戴爾、蘋果遇到的問題不是最嚴重,中國的平板電視企業被聯合抬價,甚至拒售的現象更普遍。」儘管中國前年實施《反壟斷法》,但因對外資的調查取證困難,令內地廠商仍感投訴無門。此外,主流廠商也大多不肯出聲追討,知情人士分析,廠商可能擔心開罪上游供應商,影響供貨,最終得不償失。
明報記者
LCD托價 內地「最大受害者」
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區首席代表張兵說,從2001年起,只有10間企業掌握LCD面板核心技術,其中韓國2間、日本3間、台灣5間,它們在2001至05年都聯手操縱價格,而該段期間,正是LCD行業的利潤高峰期,就是戴爾和蘋果等巨頭,在採購面板時也常遇缺貨,結果終在2006年招來歐盟美日韓當局展開調查。美國司法部稱,2001至06年間,聲寶與其他廠商聯手抬高面板定價,向戴爾、摩托羅拉和蘋果銷售;LG與中華映管亦聯手托價。
對於面板製造商因抬價被罰,內地平板電視巨頭都表示歡迎,畢竟他們都吃過很大苦頭。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指出,相對於採購額動輒幾十億美元的戴爾、惠普等巨頭,中國平板電視業早年的採購量只有幾十萬塊,採購規模不夠大,不平待遇更多。「戴爾、蘋果遇到的問題不是最嚴重,中國的平板電視企業被聯合抬價,甚至拒售的現象更普遍。」儘管中國前年實施《反壟斷法》,但因對外資的調查取證困難,令內地廠商仍感投訴無門。此外,主流廠商也大多不肯出聲追討,知情人士分析,廠商可能擔心開罪上游供應商,影響供貨,最終得不償失。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