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跨境學童首破萬 幼園生大增逾半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31日 06:35
2011年12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日公布今年度跨境學童數字,人數首次破萬,跨境中、小、幼學生總數近1.3萬。其中,幼稚園學生數字急升,由2010/11年度的3786人,大增逾半至今年度的5708人,令鄰近邊境的北區幼稚園學額爆滿。有幼稚園校長透露,因校舍容量問題,區內幼稚園難再負荷更多跨境生,建議當局開放空置小學校舍興建新學校,紓緩學額不足問題。


湧北區幼園 學額「爭崩頭」

教育局2007年推行學券制,不少幼稚園在扣除學券後達至零學費,加上本港學前教育注重英語,吸引內地港人送子女回港就學。根據教育局最新數字,今年跨境的幼稚園學生人數就高達5708人,佔總人數44%,更是首次超越跨境小學生人數。


全港有71所會員校的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直言,學界早預料跨境幼稚園生上升,她亦聽聞不少北區內本地生,為免與跨境學生「爭崩頭」,一早另覓私立、英語教學等非學券資助的幼稚園作後路。她認為,跨境學童同為港人子女,理應可享教育權利,但若未來人數仍持續急升,單靠現時幼稚園數目、配套,相信無法負荷。


北區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校長、津貼中學議會會長廖亞全亦憂慮,跨境學童浪潮數年內將迅速蔓延至北區中、小學。他說,未來數年本港升中生人口雖下降,跨境生正好可補足,但2015/16學年後人口回升,跨境學童將成負擔,可能促使中、小學額「爭崩頭」。


學界倡空置校舍辦新校

對此,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表示,北區區內有小量空置小學校舍,當局應考慮重開,讓有興趣的辦學團體競逐,興建新學校應付需求。唐少勳亦指出,深港西部通道開通後,學童跨境至屯門、天水圍等區別就學相對方便,鑑於天水圍近年因區內學童人數不足,建議當局善用當區結束經營的學校興建新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