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工聯會指「醫療廢物管制計劃」自去年8月實施以來,醫管局轄下所有聯網的醫療廢物較過去一年同期增加了近9%,醫療廢物焚化比例大幅更上升近50倍。該會立法會議員認為,計劃中第一組別醫療廢物定義廣泛,增加醫療廢物之餘,亦增加社康護士負擔。
廢物定義廣 增社康護士負擔
根據醫管計劃,無針嘴的針筒亦被納入第一組別醫療廢物,即「利器」,使用後必須放入利器收集箱。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潘佩璆指出,50毫升無針嘴針筒常用來為病人更換喉管或餵飼食物,過往這些使用過的無針針筒可與普通廢物一併處理。但在醫管計劃下,醫護要把它們放入獨立容器,但由於體積大,臨時過度處理時要靠兩層專用醫療廢物的紅色膠袋。據他了解,醫管局計劃採購價值300元一個的大型利器收集箱,讓醫護人員收集這些50毫升的無針嘴針筒,質疑這些大型利器收集箱出現,目的只是為了被焚化。
世界衛生組織感染控制合作中心總監司徒永康指出,英美國家的規定是配備針嘴的針筒才需列入醫療廢物類別,而香港的醫療廢物定義則同時納入無配備針嘴的針筒,而且所有醫療廢物都會焚化。潘佩璆指出,計劃實施首3個月(去年8月至10月),醫療廢物焚化比例大幅上升近50倍,而醫管局所有聯網的醫療廢物亦較上年同期增加了近9%,無疑增加醫療成本及影響環境。社康護士於計劃下,須隨身攜帶多個利器收集箱,亦增加其負擔及阻礙日常工作,建議政府應檢討醫療廢物管制計劃實施後的影響。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