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1年港股跌市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03日 06:35
2012年01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不經不覺,2011年已成為過去。對投資者而言,2011年是頗為困難的一年。驀然回首,在2011年初時,不少市場人士都預測恒指在2011年底可有三萬多點的水平。從這角度看,港股在2011年的表現是頗令人失望。


慧雅近日跟友人談起時,提到環球金融市場在2012年的表現有點像「溶雪」。基本上,自七十年代初,布雷頓森林協議瓦解—— 中央銀行可以自由開動印鈔機後,環球經濟在金融方面是進入了新紀元,又由於金融與實體經濟唇齒相連,兩者又形成了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關係。記得在傳媒提問到將有關掛鈎的貨幣作出轉換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蒙代爾曾經衝口而出說過類似的說話:「這就好比由一張廢紙轉往另一張的廢紙。」


的確,在布雷頓森林協議瓦解後,一個國家的貨幣的價值,是再不會與它的黃金或美元的存量有一定關係。從此以後,一個國家的貨幣的價值,在不少程度上是只建基於人們對這國家的信心,以及很多預測性的東西。我們今天的經濟活動已相當貨幣化,因此若有人說,在一定程度上,當代的經濟是建基於浮沙之上,慧雅沒有什麼異議,不過問題是我們在這浮沙上搭起建築物,已持續了好幾十年,若我們一下子把所有浮沙都鏟起,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從這角度看,2011年所發生的可能是,很多人都驟然發覺,原來周圍也是浮沙建塔,在避無可避的情况下,很多人唯有將資金放在自己相對最熟悉和了解的浮沙上。在這過程中,香港是處於相對不利的位置。慧雅認為這是港股在2011年大跌的重要原因。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