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瑞銀)女客戶上月底去信金管局求助,指早於2008年底存放於瑞銀,用作買賣外匯和股票的400萬美元(3120萬港元),懷疑因投資經理違規,在未經她同意下作槓桿交易,最終女事主在月結單發現損失百萬美元,事主近日向銀行要求取回部分錄音,但不滿銀行回覆。
瑞銀金管局私隱為由拒評
瑞銀表示,基於保障客戶私隱,不會作任何回應;金管局亦指鑑於《銀行業條例》的保密條文所限,當局未能評論個別銀行個案。協助事主張曉丹追討的南區區議員馮煒光則表示,金管局已回應事主的求助,指一般銀行有30天時限就客戶要求回應。事緣2008年底,當時移居加拿大的女事主,投過電話越洋在本港瑞銀開戶,存放400萬美元作美元和瑞士法郎等外匯交易,其後每次與投資經理聯絡亦由銀行錄音存檔。馮煒光引述張小姐稱,大約於今年4月,銀行職員麥先生懷疑主動提出進行槓桿交易買賣股票(即孖展),但事主反對。
7段關鍵錄音 銀行「未找到」
事主一直誤以為自己只是購買外匯,直至今年12月才發現帳單虧蝕達100萬美元,要求對方立即停止孖展買賣,並回港處理事件。張小姐先後向銀行取回部分錄音聲帶,唯她提出要取回的7段關鍵錄音,銀行則向她表示「未找到」。張小姐擔心銀行投資經理涉嫌違規,要求銀行正面回應。
瑞銀金管局私隱為由拒評
瑞銀表示,基於保障客戶私隱,不會作任何回應;金管局亦指鑑於《銀行業條例》的保密條文所限,當局未能評論個別銀行個案。協助事主張曉丹追討的南區區議員馮煒光則表示,金管局已回應事主的求助,指一般銀行有30天時限就客戶要求回應。事緣2008年底,當時移居加拿大的女事主,投過電話越洋在本港瑞銀開戶,存放400萬美元作美元和瑞士法郎等外匯交易,其後每次與投資經理聯絡亦由銀行錄音存檔。馮煒光引述張小姐稱,大約於今年4月,銀行職員麥先生懷疑主動提出進行槓桿交易買賣股票(即孖展),但事主反對。
7段關鍵錄音 銀行「未找到」
事主一直誤以為自己只是購買外匯,直至今年12月才發現帳單虧蝕達100萬美元,要求對方立即停止孖展買賣,並回港處理事件。張小姐先後向銀行取回部分錄音聲帶,唯她提出要取回的7段關鍵錄音,銀行則向她表示「未找到」。張小姐擔心銀行投資經理涉嫌違規,要求銀行正面回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