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熱賣的西九龍御金.國峯,以開放式或1房約400至500方呎迷你戶去貨速度最快,反映市區迷你戶受投資者熱捧。近期同類市區迷你戶更不乏創出高價呎租成交。
上月入伙的新地(0016)大角嘴單幢盤形品•星寓,一個1房單位,以月租1.3萬元成交,呎租26.3元,除創出大角嘴一帶同類呎租新高外,亦媲美配套完善的奧運站豪宅呎租水平。即使樓齡約30年的老牌屋苑九龍灣淘大花園,一個面積340方呎開放式單位,亦剛以月租1萬元成交,呎租近30元,創出過去一年同類呎租新高。
開放式或1房的所謂迷你戶,相對2房或以上大單位的月租金額明顯較小,市場承租能力亦較高,對這類迷你戶的租值有支持作用。此外,這類單位買賣所涉及的金額較小,投資風險相對金額較大的大單位為低,故吸引投資者買入作收租保值。
整體配套不及奧運站的形品.星寓,剛錄首宗1房租務成交,位於高層L室,面積495方呎,望山景,屬1房間隔,以1.3萬元租出,呎租26.3元,媲美位處奧運站君匯港約600多呎的2房戶呎租。置業18分行高級營業經理黎振傑表示,業主於2010年以380萬元購入,租金回報達4.1厘。他續指,君匯港現時2房戶的呎租介乎26至27元,因此形品.星寓是次呎租可謂屬高價成交。
帝峯開放式呎租遠超大戶
此外,即使同一屋苑,迷你戶呎租亦跑贏大單位,以奧運站帝峯.皇殿新近錄得兩宗成交比較,7座中層E室,面積376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望樓景,月租1.37萬元,呎租36.4元。香港置業營業經理黃慶龍稱,業主於2010年以418萬買入,租金回報亦達3.9厘。
同一屋苑的大單位租務成交除呎租較低外,租金回報亦相距甚遠,位於3座高層A室,面積1456方呎,望海景,以3.5萬元租出,呎租24元,低同類一成。業主於2010年7月以1616.8萬元購入,租金回報僅2.6厘。黃指,該屋苑迷你戶平均呎租介乎37至38元,大單位則平均呎租由27至28元,迷你戶呎租高於大單位近4成。
淘大呎租30元 一年新高
至於以提供迷你戶見稱的淘大花園及得寶花園,近日亦錄高價租務成交,與入伙僅約1年、以提供大單位為主的牛池灣峻弦,近期呎租卻屢創新低可謂截然不同。淘大花園P座高層5室,面積340方呎,月租1萬元,呎租29.4元,為屋苑一年以來新高。中原高級分行經理鮑允中表示,業主於2010年以210萬元購入,租金回報高達5.7厘。同區的得寶花園D座中層8室,面積344方呎,新近以月租7400元租出,呎租21.5元,以買入價188萬元計,租金回報亦達4.7厘。
明報記者 鄒凱婷、林尚民
上月入伙的新地(0016)大角嘴單幢盤形品•星寓,一個1房單位,以月租1.3萬元成交,呎租26.3元,除創出大角嘴一帶同類呎租新高外,亦媲美配套完善的奧運站豪宅呎租水平。即使樓齡約30年的老牌屋苑九龍灣淘大花園,一個面積340方呎開放式單位,亦剛以月租1萬元成交,呎租近30元,創出過去一年同類呎租新高。
開放式或1房的所謂迷你戶,相對2房或以上大單位的月租金額明顯較小,市場承租能力亦較高,對這類迷你戶的租值有支持作用。此外,這類單位買賣所涉及的金額較小,投資風險相對金額較大的大單位為低,故吸引投資者買入作收租保值。
整體配套不及奧運站的形品.星寓,剛錄首宗1房租務成交,位於高層L室,面積495方呎,望山景,屬1房間隔,以1.3萬元租出,呎租26.3元,媲美位處奧運站君匯港約600多呎的2房戶呎租。置業18分行高級營業經理黎振傑表示,業主於2010年以380萬元購入,租金回報達4.1厘。他續指,君匯港現時2房戶的呎租介乎26至27元,因此形品.星寓是次呎租可謂屬高價成交。
帝峯開放式呎租遠超大戶
此外,即使同一屋苑,迷你戶呎租亦跑贏大單位,以奧運站帝峯.皇殿新近錄得兩宗成交比較,7座中層E室,面積376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望樓景,月租1.37萬元,呎租36.4元。香港置業營業經理黃慶龍稱,業主於2010年以418萬買入,租金回報亦達3.9厘。
同一屋苑的大單位租務成交除呎租較低外,租金回報亦相距甚遠,位於3座高層A室,面積1456方呎,望海景,以3.5萬元租出,呎租24元,低同類一成。業主於2010年7月以1616.8萬元購入,租金回報僅2.6厘。黃指,該屋苑迷你戶平均呎租介乎37至38元,大單位則平均呎租由27至28元,迷你戶呎租高於大單位近4成。
淘大呎租30元 一年新高
至於以提供迷你戶見稱的淘大花園及得寶花園,近日亦錄高價租務成交,與入伙僅約1年、以提供大單位為主的牛池灣峻弦,近期呎租卻屢創新低可謂截然不同。淘大花園P座高層5室,面積340方呎,月租1萬元,呎租29.4元,為屋苑一年以來新高。中原高級分行經理鮑允中表示,業主於2010年以210萬元購入,租金回報高達5.7厘。同區的得寶花園D座中層8室,面積344方呎,新近以月租7400元租出,呎租21.5元,以買入價188萬元計,租金回報亦達4.7厘。
明報記者 鄒凱婷、林尚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