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批長洲居民聯同10多個環保組織,反對石鼓洲焚化爐方案倉卒通過,批評政府沒有顧及當地居民生活,並質疑環評報告對焚化爐產生的爐底灰對海洋生態影響隻字不提,要求政府暫緩工程上馬,重新考慮焚化爐選址及所用技術。
焚化爐將建於石鼓洲南面的人工島上,加上堤圍填海面積達31公頃,約石鼓洲面積五分一。居民代表之一胡國祥質疑,政府急於將工程上馬,沒有足夠時間讓土地沉降便在上址建焚化爐,令有害物更易滲入土壤釋出大海,影響海洋生態,但環評報告並無提及。
質疑損生態 環評報告不提
胡又指石鼓洲南面水域較僻靜,常有稀有生物如白腹海鵰及江豚出沒,居民擔心焚化爐及運送垃圾的船道破壞生態,就算政府承諾在南大嶼興建700公頃海岸保護區亦於事無補。對政府建議在人工島及石鼓洲之間留一條長10米海道以保護該區珊瑚,居民質疑人工島會將珊瑚賴以維生的陽光遮蔽,做法不恰當。
胡國祥認為現時政府並無全套恆之有效的減廢政策,便以堆填區快滿為名倉卒建爐,本末倒置;若按政府建議,每日送到焚化爐處理的垃圾有3000噸,預計當中三分一即1000噸將成爐底灰,並壓成磚頭狀運到堆填區處理,認為將垃圾由水路「運出運入」石鼓洲同時,亦不能減輕堆填區負擔,做法不合理。
他又質疑政府為何要於人工島上採舊式焚化技術,他指較新氣化等離子焚化爐技術發展成熟,可容納及處理大量垃圾,該技術產生的爐底灰會呈玻璃狀,釋放的氣體亦無害,為多國採用。但政府2002年曾就相關技術作研究後,以不能處理大容量垃圾為由,拒絕採用氣化等離子焚化爐。
城規會及行政會議下周二會討論審批焚化爐計劃,團體指將組織當地居民到場抗議,並會組織論壇,集合專家向政府提供意見。退休律師、當地居民Tom Hope表示,若仍無法阻工程上馬,將考慮司法覆核。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