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熱錢急逃 上月流出勁過海嘯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14日 09:35
2012年01月14日 0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資本撤離之勢加劇。人民銀行昨日公布,上月內地外匯佔款按月驟降1003.3億元(人民幣.下同),為連續第3個月下降,且降幅較之前2個月的200多億元激增,粗略估計上月有2700億元熱錢流走,幅度較金融海嘯高峰期更嚴重(圖1)。經濟學家預計,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不明朗,中國資本外流壓力猶存。
另外,截至去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較9月底下降206億美元,至3.18萬億美元,為自1998年以來首次季度下跌。
外儲按季跌 1998年以來首次
外匯佔款反映流入內地銀行體系的外匯,數據呈負增長,顯示資金淨流出。按照上月份中國貿易順差165.2 億美元及外商直接投資(FDI)110 億美元計算,兩者總和折算為1734 億元人民幣。而截至12月底,外匯佔款餘額為25.36 萬億元,出乎市場預期按月減少了1003.3 億元,意味由貿易及FDI以外的活動導致資金流出的規模高達2700億元。
綜合經濟學家分析,資本加速外逃,主因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盪,投資者對美元的避險需求上漲,以及趨近年底歐美企業班資回朝所致,此外,去年12月份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企業寧願持有貿易所得外幣,也是外匯佔款負增長的另一原因。
中銀香港(2388)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更指出,資金外流或與內地企業看好海外投資機會而增加兌換美元有關。惟他認為,資本流走的現象僅屬暫時性,隨着市場環境漸趨穩定,美元中長期而言將回復弱勢,而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看法並無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不過,今年以來,台灣及韓國股市已分別錄得9億及10億美元外資淨流入,反映歐美資金重回亞洲。踏入1月,內地資金外流的現象或許有變。去年12月,人民幣持續走弱,並接連觸及交易區間下限,就在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之際,人行連日透過大型銀行向市場大舉沽出美元,力挺人民幣匯價,維穩態度明確。有分析認為,中國外匯儲備12月按月減少398億美元,部分由於人行干預匯市而需動用外匯儲備。
社科院學者:人行干預僅治標
不過,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向本報記者直言,人行干預匯市屬治標不治本。「只影響投機炒作的人,臨時遏止炒風。」袁鋼明說,根本原因就是經濟出現問題,房地產價格回落,投資項目的資金因而流走。
要紓緩資本外流現象,袁鋼明認為,當局需要從根本問題著手,改善經濟增速嚴重下滑的趨勢,譬如放鬆房地產調控,對瀕臨破產的房地產公司加大信貸支持或協助重組債務,「但應該不會放鬆限購令,因為這樣會失去之前針對投資泡沫的調控意義。」他續稱,當局亦宜及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每個月下降一次,將之降逐步降至15%至16%較正常的水平。
明報記者 劉欣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