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醞釀多年剛面世,另一個以人民幣投資內地證券市場的渠道亦開始「動工」。中國證監會正研究讓參與RQFII試點計劃的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A股ETF(交易所掛牌基金) 產品,有試點機構的負責人說,跨境ETF是政策大方向,但ETF產品結構相對複雜,加上跨境因素,料較RQFII需更長時間。
內地媒體《中證網》引述中證監消息人士稱,RQFII試點計劃進展順利,監管當局正研究擴大試點額度、機構類型、基金的投資範圍以至投資比例等。中證監又研究,讓RQFII試點機構發行人民幣A股ETF產品。
目前共有21間機構獲RQFII試點資格,當中海通國際(0665)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表示,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8月訪港時已表明,將推出跨境ETF,「這個是大方向,相信需要一段時間籌備」。林涌未允透露,海通是否已就人民幣A股ETF與中證監溝通,僅稱海通對於人民幣證券業務均有興趣參與。
事實上,中證監之前也曾以試點機構作為各種新嘗試,例如傳聞短期內有眉目的港股ETF,市傳目前已上報國務院的ETF產品,分別為華夏基金與深圳交易所合作的恒指ETF,以及易方達與上海交易所合作的國指ETF,而兩家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均為RQFII試點機構。
涉技術問題 料較RQFII更花時間
有來自RQFII試點機構的人士稱,ETF結構複雜,而跨境ETF更涉及很多技術問題,「產品應如何清算?中港兩地交易時段不一樣的問題,又如何解決?這些都是人民幣A股ETF要面對的技術難題。相比起RQFII,料需要更長時間去做」。
現時本港掛牌的A股ETF產品超過20隻,主要是追蹤滬深300或個別板塊指數的表現,全部以港元計價及結算,當中大部分較資產淨值均存在溢價,如X安碩A50中國(2823),按上周五收市價計,溢價達9.4%。有市場人士指出,倘若日後出現人民幣A股ETF產品,或會令以港元計價及結算的A股ETF產品溢價收窄。
另外,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北京表示,應擴大QFII投資額度直到取消額度控制,同時放寬境內購買外匯條件,逐步允許境內機構和個人用人民幣購買外匯對境外投資,擇機啟動港股「直通車」。
內地媒體《中證網》引述中證監消息人士稱,RQFII試點計劃進展順利,監管當局正研究擴大試點額度、機構類型、基金的投資範圍以至投資比例等。中證監又研究,讓RQFII試點機構發行人民幣A股ETF產品。
目前共有21間機構獲RQFII試點資格,當中海通國際(0665)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表示,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8月訪港時已表明,將推出跨境ETF,「這個是大方向,相信需要一段時間籌備」。林涌未允透露,海通是否已就人民幣A股ETF與中證監溝通,僅稱海通對於人民幣證券業務均有興趣參與。
事實上,中證監之前也曾以試點機構作為各種新嘗試,例如傳聞短期內有眉目的港股ETF,市傳目前已上報國務院的ETF產品,分別為華夏基金與深圳交易所合作的恒指ETF,以及易方達與上海交易所合作的國指ETF,而兩家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均為RQFII試點機構。
涉技術問題 料較RQFII更花時間
有來自RQFII試點機構的人士稱,ETF結構複雜,而跨境ETF更涉及很多技術問題,「產品應如何清算?中港兩地交易時段不一樣的問題,又如何解決?這些都是人民幣A股ETF要面對的技術難題。相比起RQFII,料需要更長時間去做」。
現時本港掛牌的A股ETF產品超過20隻,主要是追蹤滬深300或個別板塊指數的表現,全部以港元計價及結算,當中大部分較資產淨值均存在溢價,如X安碩A50中國(2823),按上周五收市價計,溢價達9.4%。有市場人士指出,倘若日後出現人民幣A股ETF產品,或會令以港元計價及結算的A股ETF產品溢價收窄。
另外,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北京表示,應擴大QFII投資額度直到取消額度控制,同時放寬境內購買外匯條件,逐步允許境內機構和個人用人民幣購買外匯對境外投資,擇機啟動港股「直通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