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樓市氣氛去年下半年起開始逆轉,加上發展商於去年10月起連番推盤以求散貨,令市場上滾存的一手私樓貨尾量回升,上季增加至6441個,較去年第3季4956個的一手貨尾量低位上升3成。業界人士指出,若一手貨尾持續回升並突破1萬個水平,將成為樓市警號,惟龍頭發展商新地(0016)認為,現時市場積存的一手貨尾不算特別多,而且很多均屬發展商刻意保留至春節後才推出,故市况仍算健康。
是次中原公布的一手貨尾數據,是根據去年第4季選取全港157個一手盤項目進行統計,相關樓盤共提供約51,849個單位,其間登記售出約45,399伙,換言之,貨尾為6441個,貨尾比重為12.4%。雖然相對去年第3季的4956個貨尾積存量,第4季的數字是上升30%,惟比較金融海嘯肆虐下的09年第2季錄得9301個貨尾,依然少30%,更比03年第2季SARS期間市況最低殘時錄得的27,378個貨尾,少約76%。
去年第3季谷底不足5000伙
業界料,一手貨尾回升,主要受近月樓市調整及發展商近月加快推盤有關。至上季貨尾量最多的發展商乃是恒隆地產(0101),現存貨尾1540個,涉及樓盤為奧運站浪澄灣及九龍站君臨天下,兩盤於07年和09年推售後一直按兵不動,未再作大型銷售動作。貨尾量排名第二的長實(0001),貨尾數量按季大增1308個至總數1450個;雖然是按季貨尾量增加最多的發展商,但涉及樓盤其實只有大圍盛世,而單計此屋苑,單位數量已達1536個。
中原研究部董事黃良昇表示,樓市氣氛於去年下半年起開始轉弱,港府又持續推出土地,而發展商由去年10月起紛紛爭相推盤,相信是為了貨如輪轉,以求補充「麵粉」(土地),亦成為一手貨尾回升的原因。黃續稱,假若一手貨尾量升穿1萬個,將是樓市警號,如升穿1.5萬個便進入危險水平。
貨尾量恒隆稱冠 涉1540伙
新地代理執行董事周國賢表示,新地向來的賣樓策略是在相關樓盤落成入伙前,售出8至9成單位。他指出,市場對新盤仍具相當承接力,所以不認為發展商銷售新盤時存在明顯困難。周續稱,市場積存6400餘個一手貨尾,數量並不特別多;相反,他估計部分待售單位是發展商刻意保留,留待春節後才推出,藉以製造小陽春局面。
明報記者 林可為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