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許經營商抗議7-11合約不公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27日 09:35
2012年01月27日 0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連鎖便利店7-Eleven早前被指貨品加幅高於通脹,由7-Eleven特許經營商組成的香港特許加盟商協會,昨到7-Eleven總部怡和大廈請願,指加價是7-Eleven的決定,又批評特許經營合約苛刻,如經營者分帳比例被壓低,亦無權知道貨品成本及利潤結構,一些個體戶投訴花數十萬元加盟後,每月利潤只有6000至7000元,不及最低工資,盼政府規管特許經營制度。
7-Eleven在港約有950間分店,當中逾一半屬特許經營,由加盟的商戶負責營運,商戶一般要準備45至55萬元現金,支付特許經營費和入貨成本等,然後在各區挑選一間分店負責營運,利潤與7-Eleven按合約分帳。
逾半分店為特約經營
香港特許加盟商協會董事會主席洪永如指出,7-Eleven訂立的特許經營合約,對加盟商不公平。他舉例,加盟商只是按7-Eleven釐定價錢入貨及出售貨物,無權得悉貨物的成本及利潤結構,而且要被迫接受較滯銷的貨品,承擔全部賣不出貨物的貨款。
他續指出,7-Eleven可在毋須解釋原因下,定期調整與加盟商的分帳比例,加盟商由初時分帳30%至40%,至現時只有20%至30%,「即使加盟商該月生意額高,但7-Eleven可解釋是貨物成本上升,調高分帳比例,令加盟商無法分享盈利」。
加盟商之一林先生表示,2009年4月在荃灣接手一間7-Eleven經營,但7-Eleven之後在加盟店附近開設兩間新店,令他在兩年內虧損10萬元,他之後轉到青衣區經營,生意好轉後7-Eleven又調整分帳比例,由43%降至38%。他批評7-Eleven欺壓加盟商,經常在加盟店附近另開新店,令各加盟商戶互搶客源。洪永如指出,有加盟商每月的生意額扣除所有成本後,只有6000至7000元,低於最低工資水平。
常於加盟店附近開新店
7-Eleven回應表示,去年特許加盟商整體盈利有所增加,目前已與特許經營商設立多個溝通渠道,最近亦成立「特許經營商提案委員會」,由7-Eleven及特許經營商代表組成,目的是找出他們在經營上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