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割腫瘤腿腳麻木 伊院病人索賠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6日 21:35
2012年02月0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有病人投訴2009年在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坐骨神經線外膜腫瘤切除手術後康復不理想,右腳掌及部分大腿麻木、失去冷熱知覺及抽筋,懷疑開刀位置不準,傷及肌肉神經。今日將到醫管局抗議,要求道歉賠償。


病人楊惠儀於09年12月23日接受腫瘤切除手術,負責醫生曾表示腫瘤已「成粒切晒」,但手術後卻出現腳痛、抽筋及麻木,「不能長期站立,煮飯都要坐在櫈上」。事主失去工作能力,由兒子供養。


楊女士稱,手術前在私醫做磁力共振,顯示腫瘤在膝蓋外側,但開刀位置卻在大腿內側相距約2厘米,傷口由預計的5厘米增至約10厘米。她於手術後在私家診所照磁力共振,發現腫瘤仍然存在,質疑有關醫生開錯刀,傷及肌肉及切除其神經線,以及未完全切除腫瘤。


醫管局﹕未有手術不當證據

伊利沙伯醫院書面回覆,稱開刀位置的確在腫瘤位置上,強調視乎臨牀開刀,傷口長度合適。因腫瘤緊貼神經線,連帶切除部分神經,病人有關不適症狀由切除神經線引起,會隨時間減輕,並已在手術前講解有關風險。醫管局書面回覆稱,未有證據顯示手術不當。


楊女士將於今日早上到旺角亞皆老街的醫管局大樓外抗議,要求認錯、道歉及賠償,否則會採取法律行動。


專家:手術傷及神經難免

骨科專科醫生潘德鄰指出,實際開刀位要視乎腫瘤位置、深度及大小,有時要避開神經或血管,不會直接在腫瘤表面開刀。一般而言,開刀傷口最大是腫瘤直徑兩倍。


潘德鄰說,膝關節神經線橫向生長,在此開刀難免傷及神經,手術後腿及腳部皮膚麻木是「難以避免」。他提醒醫生要與病人保持良好溝通,詳細解釋手術風險及開刀位置的選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