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1月外貿數據,進出口總額雙雙下降,按年分別跌15.3%及0.5%。雖然市場早料春節因素會令1月外貿大幅下滑,但進口額跌逾一成半仍令人意外,且主要下跌的進口商品多是生產用材料如鐵礦砂、木材等,反映內地工業需求見疲弱。有學者指出,雖存在春節因素偏差,但1月份通脹反彈而外貿進一步放緩,已對內地經濟發出警號,若未來情况沒有改善,滯脹風險將愈來愈高。
上月進口減15% 令人意外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出口總額1499.4億美元,下降0.5%;進口1226.6億美元,下降15.3%,因進口額大降,令當月貿易順差擴寬至272.8億美元。雖然出口額增長比12月的13.4%銳減,但仍比市場預期的-1.4%為高;反而進口總額的下滑程度比市場預期的-3.6%嚴重,令人意外。
券商普遍認同1月份內地進出口下跌是春節前後生產停工所致。而海關總署亦指出,扣除新年假期,1月份僅17個工作日,按季節調整計算,實際出口額增長仍有10.3%,但進口卻只有1.5%實際增長。
從進口商品的變化來看,生產用原材料如鐵礦砂、木材、塑料、樹脂、纖維、鋼材等均有一成以上的跌幅,而機電產品進口額也下降22.3%,顯示內地生產及部分消費需求有所減退。
進口原料減 預示生產放緩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 數據對於國家政策影響不大,但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最大及最主要風險是不斷減弱的外部需求,預計全年出口增速將從去年的20.3%減慢至10%;進口增速從去年的24.9%降至14.4%。
市場對今年中國外貿不予看好的同時,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警告,連同前日公布的1月份通脹率從4.1%反彈至4.5%的情况來看,中國正面臨經濟愈來愈放緩,而通脹愈來愈上升的滯脹風險。
「但現時外貿環境差,內地民眾消費也呈現下降迹象,要確保今年經濟發展,很可能還是需要較多的投資力度。」但胡星斗指出,若依靠放貸、發債去保住經濟,難免會進一步推高通脹。他擔心是,近期油價反彈,內地又紛紛上調最低工資,令通脹壓力增加,萬一經濟增長或通脹任何一樣於未來出現惡化,則滯脹將難免。
上月進口減15% 令人意外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出口總額1499.4億美元,下降0.5%;進口1226.6億美元,下降15.3%,因進口額大降,令當月貿易順差擴寬至272.8億美元。雖然出口額增長比12月的13.4%銳減,但仍比市場預期的-1.4%為高;反而進口總額的下滑程度比市場預期的-3.6%嚴重,令人意外。
券商普遍認同1月份內地進出口下跌是春節前後生產停工所致。而海關總署亦指出,扣除新年假期,1月份僅17個工作日,按季節調整計算,實際出口額增長仍有10.3%,但進口卻只有1.5%實際增長。
從進口商品的變化來看,生產用原材料如鐵礦砂、木材、塑料、樹脂、纖維、鋼材等均有一成以上的跌幅,而機電產品進口額也下降22.3%,顯示內地生產及部分消費需求有所減退。
進口原料減 預示生產放緩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 數據對於國家政策影響不大,但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最大及最主要風險是不斷減弱的外部需求,預計全年出口增速將從去年的20.3%減慢至10%;進口增速從去年的24.9%降至14.4%。
市場對今年中國外貿不予看好的同時,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警告,連同前日公布的1月份通脹率從4.1%反彈至4.5%的情况來看,中國正面臨經濟愈來愈放緩,而通脹愈來愈上升的滯脹風險。
「但現時外貿環境差,內地民眾消費也呈現下降迹象,要確保今年經濟發展,很可能還是需要較多的投資力度。」但胡星斗指出,若依靠放貸、發債去保住經濟,難免會進一步推高通脹。他擔心是,近期油價反彈,內地又紛紛上調最低工資,令通脹壓力增加,萬一經濟增長或通脹任何一樣於未來出現惡化,則滯脹將難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