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在家生仔圓願 感受陣痛狂喜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6日 21:35
2012年02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我的女兒在家出世!」在現代醫療系統中,生育演變成連串醫療程序的選擇,育有一對子女的Miranda生第二胎時,選擇了走出醫療系統,躺在家裏的大牀,在無藥物壓抑下,感受生命最初的陣痛,還有摟着初生女兒的狂喜。


產婦走進醫院,先要選擇開不開刀,還要決定打不打針止痛。在4年前於公立醫院生第一胎時,原本選擇不接受上述醫療程序的Miranda,因醫生當時斷定她羊水早穿,怕出現感染,建議她接受催生,結果自然分娩不再自然。


首胎醫院催生 身心俱痛

在醫院產牀上,Miranda一手吊藥、一手駁着儀器,挺着巨腹幾乎平躺10多小時,完全動彈不得,其間更由於不知是否要施剖腹手術而禁止吃喝,過程苦不堪言。在助產士多番追問下,原本不想打針的她,打了一支止痛針。


兒子好不容易出生了,醫護把他送到Miranda眼前,但不消一分鐘,卻又要送走檢查。「我聽到BB哭,不停問是否我的BB、可否抱回來,個心好酸。」事隔4年,她仍為這「骨肉分離」的一小時滿眶淚。


「我打算餵母乳,好想一出世就有肌膚接觸,讓他試吸乳頭,但全部做不到,失去了控制權。」第二度懷孕時,她憶起在醫院生產的無力感,隨即決定在家生女。


經醫生檢查,Miranda與胎兒健康穩定。直至14個月前的一個清早,Miranda開始強烈陣痛,丈夫在牀上鋪墊準備,早已預約的助產士亦趕來接生。


「超乎常理的開心」 肉體而來

在熟悉的家裏,沒有強勢的醫生,沒有醫院的強光,沒有繁忙的護士,亦沒有用藥。躺在牀上的Miranda,只穿着為迎接女兒而選購的粉紅色晨褸,順其自然地體驗陣痛,「陰道撐到最大時,每一吋都像火燒,看書見人曾這樣形容,確是那種感覺」。


在助產士協助下,Miranda花了1個多小時便誕下女兒。助產士把女兒放到她的胸口,沒哭沒叫,只有一片濕漉漉,母女倆平靜地享受了10多分鐘肌膚之親。


「新生命在我胸口上,無法形容那種感覺,那是狂喜,超乎常理的開心,不是經大腦而來,而是身體的反應。」那歡喜若狂猶在,她笑得合不攏嘴。


為免陣痛,有人選擇剖腹,有人選擇無痛分娩,她直言醫療科技讓人忘了自己「做得到」。「經歷了那陣痛,我覺得自己一如世世代代的動物,成為了平常的母親。」


冰島助產士 十多次上門接生

為Miranda接生的冰島助產士Hulda表示,曾10多次在港上門接生,大部分都是本地婦女,且都在近兩年發生。在港她一般都不鼓勵在家生育,因為本港支援不足,除非產婦屬低危、懷第二胎,且住近醫院,否則全拒絕協助接生。


■Miranda丈夫網誌﹕搜尋「Continuum Fathering 原續父職」

明報記者 冼韻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