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實施4個多月以來反應欠佳,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昨宣布,放寬計劃申請入息上限,1人住戶由6500元增至約7300元,2人由1.2萬元增至約1.33萬元;資產上限亦調高至綜援限額3倍。不過,即使入息限額放寬於下月生效,但計劃最少審視申請人過去6個月的入息及資產才能批出津貼,故市民最快要在9月才可申請。
對於民間團體多番要求政府實施「雙軌制」,即容許申請人以個人或家庭單位申請,而非只限於現有家庭單位。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表示,實施雙軌制或會引致資產審查,會連同其他情况如放寬全家資產審查一併研究,故將於今年10月就計劃中期檢討。
申交津只及預計一成多
截至2月13日,勞工處只接獲約2.38萬宗交津申請,僅達政府原先預計21.8萬人申請的一成多。張建宗強調,放寬限額與申請反應冷淡無關,而是留意到最低工資後住戶入息中位的變動而作出技術性調整,預料受惠人數與最初推算40多萬人合資格相若。計劃更新入息限額會參考下周二(21日)統計處公布的去年第4季入息數據。政府昨以去年第3季數據說明時,各住戶人數家庭入息限額調高10%至15.7%不等,當中2人家庭亦由1.2萬元增至1.33萬元(見表)。
資產限額亦平均增加六成多,1人住戶由4.4萬元增至7.2萬元,6人或以上家庭就增至19.8萬元。所有住戶組別資產限額均上調至綜援限額的3倍,60歲或以上長者仍可享3.5萬元額外限額。張建宗強調,這是虛心聆聽後作出的大膽決定,旨在協助低收入在職人士。
議員批未「對症下藥」
政府昨向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交代放寬安排,多名議員及出席團體歡迎建議,但批評政府未有「對症下藥」。新界福傳大使組員譚乃中批評,政府將計劃由個人改以家庭申請,是「假闊佬、真孤寒」。工黨李卓人表示,曾游說政府在放寬限額後設追溯期,但遭拒絕,即使下月放寬限額生效,市民仍要多等6個月才可申請,是「空歡喜一場」。工聯會葉偉明則指政府應盡快實施雙軌制,才令更多人受惠。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