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各省2011年經濟成績單陸續公布,中央地方「打架」場景再度上演。近一成的數據偏差,不僅影響各方對於經濟形勢的研判,更讓官方的公信力變得兒嬉。
本月18日,統計局將啟動企業聯網直報,遮罩地方對經濟資料干擾,但如果不對制度進行調整,為官員考核找到新的依據,資訊化手段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地方資料 高出中央一成
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2011年中國GDP為47.2萬億元人民幣。然而31個省區市GDP相加後的數據卻高達51.8萬億元。
從1985年中央地方分別核算GDP起,「1+1>2」的情况就一直存在,近年尤甚。2009年地方多出2.68萬億元、2010年為3.2萬億元;2011年4.6萬億元的「誤差」已幾乎佔到GDP的10%。
地方和中央的GDP資料的年年「打架」,是一些重複計算的技術問題和原始資料存在差異所共同導致的結果。從技術層面看,由中央統一核算似為解決問題最佳方案。但幾年來推動下來,卻難有進展。
統計局「遮罩」人為干擾
除技術問題,人為因素也是影響統計數據準確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原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賀鏗近期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中國統計之所以「難搞」,是因為在追求政績的驅動力下,地方官員對統計干擾頗多,由領導說了算的「書記數據」更是大量存在。
本月18日,內地70萬家「三上」企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將通過互聯網直接向國家資料中心報送統計數據,這意味着原始資料在層層上報過程中悄然「走形」的情况將很難重演。
取消地方GDP 短期難達成
不過,上述手段畢竟只是程序控制,官方對前移至數據源頭的造假行為仍缺少辦法。馬建堂日前給企業寫了封公開信,強調任何人不得暗示、授意甚至強令企業虛報瞞報。有專家表示,對那些渴望升遷的地方官員來說,「曝光」的警告恐難產生足夠的震懾。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指出,技術手段只能是治標之策,只要地方GDP和官員升遷掛鈎制沒有變化,統計造假就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她呼籲取消地方GDP,用民生指標來考核地方官員。
但具體操作並沒那麼簡單。就拿統計局的綜合發展指數來說,就包括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科技創新5項。僅民生改善中,就包括堅尼系數、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互聯網普及率,每萬人公共汽車擁有等12項指標。這一複雜的體系要想取代簡單明瞭的GDP成為政績標準,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馮其十
本月18日,統計局將啟動企業聯網直報,遮罩地方對經濟資料干擾,但如果不對制度進行調整,為官員考核找到新的依據,資訊化手段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地方資料 高出中央一成
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2011年中國GDP為47.2萬億元人民幣。然而31個省區市GDP相加後的數據卻高達51.8萬億元。
從1985年中央地方分別核算GDP起,「1+1>2」的情况就一直存在,近年尤甚。2009年地方多出2.68萬億元、2010年為3.2萬億元;2011年4.6萬億元的「誤差」已幾乎佔到GDP的10%。
地方和中央的GDP資料的年年「打架」,是一些重複計算的技術問題和原始資料存在差異所共同導致的結果。從技術層面看,由中央統一核算似為解決問題最佳方案。但幾年來推動下來,卻難有進展。
統計局「遮罩」人為干擾
除技術問題,人為因素也是影響統計數據準確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原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賀鏗近期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中國統計之所以「難搞」,是因為在追求政績的驅動力下,地方官員對統計干擾頗多,由領導說了算的「書記數據」更是大量存在。
本月18日,內地70萬家「三上」企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將通過互聯網直接向國家資料中心報送統計數據,這意味着原始資料在層層上報過程中悄然「走形」的情况將很難重演。
取消地方GDP 短期難達成
不過,上述手段畢竟只是程序控制,官方對前移至數據源頭的造假行為仍缺少辦法。馬建堂日前給企業寫了封公開信,強調任何人不得暗示、授意甚至強令企業虛報瞞報。有專家表示,對那些渴望升遷的地方官員來說,「曝光」的警告恐難產生足夠的震懾。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指出,技術手段只能是治標之策,只要地方GDP和官員升遷掛鈎制沒有變化,統計造假就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她呼籲取消地方GDP,用民生指標來考核地方官員。
但具體操作並沒那麼簡單。就拿統計局的綜合發展指數來說,就包括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科技創新5項。僅民生改善中,就包括堅尼系數、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互聯網普及率,每萬人公共汽車擁有等12項指標。這一複雜的體系要想取代簡單明瞭的GDP成為政績標準,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