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安糖健風波揭示不少藥廠歪風。《紐約時報》周一引述文件報道,葛蘭素史克的前身早在1999年開始研究「安糖健」對心臟的風險是否低於競爭對手「愛妥糖」(Actos)。但研究得出的結果卻是,安糖健不單不比愛妥糖安全,還有迹象顯示,它對心臟的風險較高。然而藥廠並沒有公布研究結果,也沒有提交FDA。2007年5月,一項研究揭示安糖健的風險,引起大眾關注。藥廠後來承認早在2005年已知道安糖健對心臟的潛在風險。但新曝光的文件顯示,藥廠早在10年前想盡辦法隱瞞安糖健的風險,其中一份文件指出,若安糖健風險問題「鬧大」,單在2002年至2004年便會令藥廠損失6億美元(約46.8億港元)。在FDA的專家聽證會上,葛蘭素史克的藥物測試亦受質疑。葛蘭素史克資助一項專門針對安糖健對心臟影響的研究,但有專家質疑該研究的可信性,他們指出,參與這項研究的醫生事先獲悉病食人服食的是安糖健還是其他糖尿病藥物,這可能影響他們的判斷。拼砌「良好數據」證藥物優點過往不時有研究指控藥廠以「贊助」名義付錢給科研機構、學者和醫生,拼砌「良好數據」,證明藥物的優點。2008年,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發表過兩份報告,指摘全球最大藥廠之一的默沙東藥廠(Merck),涉嫌藉自己人撰寫旗下暢銷藥物「快確適」(Vioxx)的報告,兼隱瞞致命數據資料。藥廠還可收買「病人」試藥,左右研究數據結果。一名加州男子曾稱,1995年他在家庭醫生慫恿下,收受藥廠提供的1610美元接收陽痿藥實驗,儘管他當年並無此健康毛病。紐約時報/明報資料室
回應 (0)
2024年03月24日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