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好,我是天水圍警察。」警察拍門驚多於喜,市民即時反應多聯想到有不愉快的事發生。警方天水圍分區的「警政入戶」計劃推行兩個月,每天3名警員充當親善大使到區內屋邨探訪,不少被拍門造訪的街坊的確會被嚇倒,但亦有曾被拘捕的精神病康復者在短短數分鐘的交談中對警察大為改觀,警方更從中蒐集到約130宗罪案情報,並將約70宗居民的居住問題轉介其他部門跟進。
警察親善 市民改觀
參與「警政入戶」計劃的38名天水圍警區巡邏警員每日輪流出動,由一名警長與兩名警員聯同地區人士到大廈,每層挑選兩個單位按下門鐘靜待對方應門。大門徐徐張開,已踏遍多幢大廈的警長胡文銳如常介紹自己,屋內的婦人面露緊張,立即關上大門,胡文銳本能地用手撐着大門,一問之下,婦人是曾被登門拘捕的精神病康復者,自然地抗拒警察。胡文銳說,當日慢慢向對方解釋計劃是要與居民溝通接觸,聆聽居民對區內治安和環境的意見,花上一段時間讓她釋懷,她後來更邀請警員入屋休息。
警方觀察過該婦人的情緒反應後,最後將個案轉介社會福利署跟進,胡文銳說:「上門未必有罪案消息,也未必有需要即時協助,但可令市民對警察大大改觀,印象特別深刻。」
計劃自今年6月起在天水圍區展開,預計下月初完成全區91幢公屋大廈。每到一個單位,警員會遞上計劃宣傳單張、介紹計劃的24小時查詢熱線、詢問居民對邨內治安和居住問題、提醒居民留意鄰居活動等,過程數十秒至數分鐘不等,但胡文銳說,交談時要一眼關七,留意屋內狀况、對方的眼神及附近有沒有異味等,縱使對方沒有應門而大門打開,「都會多望兩眼」。
交談一眼關七 留意單位異狀
到底居民有什麼要跟警察說呢?天水圍署理助理指揮官(行動)王子于表示,兩個月來到過61幢大廈「洗樓」,居民主要反映區內青少年聚集的滋擾問題,例如在公園或後樓梯聚集吸煙等,蒐集意見後會加強地方巡邏,部分居民更會主動提供罪案情報。王子于說,至今收到約130宗罪案情報,當中逾百宗為青少年罪行,對警方調配資源針對打擊相關罪行有幫助。另警方透過計劃將70宗個案轉介房屋署和社署,前者佔大多數涉及上門銷售。
計劃即將於下月完成,屆時警方與元朗區滅罪委員會檢討成效,研究會否繼續。天水圍分區指揮官韋恒武指出,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帶動區內的關懷文化、建立警察形象,是否繼續推行的其中主要因素是能否幫助當區居民。
明報記者 馮樂琳
2024年10月27日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