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最快本月公布八大院校的中學文憑試收生要求及招生方法,其中一直奉行學系自主收生的中文大學,正研究在部分學院如社會科學院等引入學院收生模式,獲取錄學生完成學院一年基礎年後,才按校內成績及志願選擇主修科繼續攻讀。中大指出,將在今年底向教資會提交學院招生建議,部分學系亦可獲豁免,繼續自主招生,不會一刀切強制執行。
現時本地大學招生辦法歸兩大類,如改行學院招生的香港大學等,學生經聯招報考時,只會填報文學院或社會科學院等志願。獲取錄的學生,可在大學首年涉獵學院內不同學系的基礎課程,至第二年才按成績攻讀個別主修科目。中文大學則實行學系收生,學生在申請聯招時,已須填報主修學系課程,獲取錄學生在大學首年起便攻讀主修學系。
中大消息人士稱,正研究將招生方法改為雙軌制,除保留部分學額供學系自主招生外,亦會撥一定比例學額,交由學院收生。學生循聯招報名時,可報考文學院或社科院等大學各主要學院,並可註明主修科意向。獲學院取錄的學生,將同時獲學系有條件取錄,只要首年指定課程成績達標,便自動獲主修資格。
中文系或按程度分批授課
據悉,中大早於6月已提出學院收生建議,但部分文學院和社科學院學系提出反對,因此部分學院不會在2012年大學四年制首年便同步推出學院招生安排。隨着同一學院的學生可在二年級自由選擇主修,部分較冷門的學系或面對收生減少或削資。中大傾向將學系撥款比例維持6年不變,過渡期後才按學系人數撥款,即學系之間日後須互相競爭學生以獲取資源。
中大中國語文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表示,日後若改行統一收生,將要求新生先修讀「文學理論」、「古典文學精讀」、「現代文學精讀」等入門學科,才可主修中文科,並考慮按學生程度分批授課,「文憑試沒有修讀文學的學生課程或會較淺,並會要求他們額外補課,由教授每周個別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文學典籍,提升他們的文學修養」。
學生會憂部分學系被陰乾
中大學生會會長黎恩灝則擔心,學院招生在技術上不可行,「大學如何在只用一個聯招課程編號的情况下,讓學生預選主修?」他又指出,學院招生制將使中大更趨市場化,部分學系最終因而被陰乾。
中大發言人回應,校方尊重不同學院的獨特性和自主性,部分學系可繼續個別招生。大學已建議學院在院內諮詢,最終是否採納完全視乎學院決定。
明報記者 蕭輝浩
2025年04月18日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