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律政司前高官:「送中」例損人權 三子、陳太籲今上街抗惡法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31日 19:35
2019年03月31日 1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港府為解除中港不能引渡逃犯的限制,辯稱香港法院可把關,並剔除九類商業罪行以換取商界支持。但律政司前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現私人執業的資深大律師白孝華,逐一反駁政府論點,批評今次修例「奇怪」及「無意義」,擔心修例後疑犯會被移交到法制落後的地方,對權利和自由或毫無保障。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佔中三子亦對修例感到擔心,呼籲港人今日上街反對「送中條例」。
記者:呂浩然
現時私人執業的資深大律師白孝華(Michael Blanchflower),1986至2002年在律政司工作,專責引渡、司法互助等問題。他回覆包括本報在內等多間傳媒有關修例查詢時表示,修例的影響在於容許當局把在港的人移交到任何一個地方,而該地的法制、奉行的價值和原則可以跟香港完全不同,對權利和自由更可能毫無保障。他提到,疑犯可被移交到與中國簽訂了引渡協議的國家,例如俄羅斯、伊朗、阿富汗等。
特首發證明書 法院無權質疑
港府自從2月拋出修例建議以來,經常以法院把關叫市民安心,但白孝華則解釋,法院只能判斷申請移交個案有否按條例進行,而無權質疑特首發出證明書的決定。
修例建議出台後,商界大表憂慮,結果港府在草案中剔除九類商業罪行。白孝華形容做法「很奇怪」,因這些被剔除的罪行可以很嚴重,他舉例解釋,一個人可以違反證券條例和盜竊,即使有關證券的罪行被剔除,要求移交一方面仍然可以用另一罪行提出移交,反映港府剔除九類罪行的做法並非有意義的保障。
港府試圖以提高引渡門檻,由只處理可判監一年的罪行上調至可判監逾三年的罪行,游說外界接受修例。不過白孝華指出,這門檻仍然非常低,因為除了最輕微的違法行為外,幾乎無所不包,換言之這門檻根本沒有意義。
民陣和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發起今日下午遊行,反對修例。日前訪美、並曾與美國副總統彭斯等官員會面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表示,今次港府修例引起本地及國際社會很大關注,而市民還有不少疑問未解,港府卻匆匆把草案刊憲,志在必行,令人感到擔憂。陳太強調這次修例影響深遠,商界發出強烈聲音後,政府願意讓步,質疑政府為何不聽取其他市民的意見,她呼籲港人今日遊行發聲:「我覺得市民應該行出來,表達你們的憂慮。」
三子斥港府「司馬昭之心」
即將面對佔領案件判決的佔中三子也就修例表態。陳健民稱,台灣已表明不接受港府這次修例,港府仍然強推,其「司馬昭之心」相當明顯。陳再指出,過去有內地民間團體遭內地當局打壓時,內地未必用上顛覆罪,而是羅織其他罪名,所以港人不能掉以輕心。
戴耀廷也質疑當局修例的真正用意並非解決台灣命案,而是針對政治事件,修訂對香港法治影響深遠,呼籲公眾上街。朱耀明則稱,港府就因應有錢人的憂慮而剔除九類商業罪行,「證明條法律已經並非平等」。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1年12月20日 09:02
Thx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