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核危機持續惡化,肇事福島第一核電站南面排水口附近的海水,檢測出放射性碘131超標3355倍,是迄今最高水平,泄漏源頭未明。日本政府和東電昨承認,肇事核電站全部1至6號機組將報廢,當局正研究以特殊布料覆蓋反應堆廠房,減少輻射物隨風飄散,並以巨型油輪儲存輻射污水。東電更稱,不排除仿效切爾諾貝爾核災,以混凝土和鐵板「封棺」。
曾任通用電氣沸水式反應堆安全研究主管萊希(Richard Lahey)認為,搶救福島核電站的行動似乎已經失敗,第2號機組堆芯可能已經熔解,本港專家也指反應堆底部恐已穿(詳見另稿)。第一核電站為了將反應堆冷卻,長時間注入大量海水,大量鹽分已對反應堆造成破壞,東電會長勝俁恒久昨表示,「客觀地分析(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的狀况,可以說將不得不報廢」。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同日更表明,5和6號機組也將報廢。至於昨午一度短暫冒煙的福島第二核電站1號機組渦輪機房,去留則有待定奪。昨天是該站首次報告冒煙,為時20分鐘,具體原因仍不明。該站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約10公里處,目前4機組都處於低溫停止狀態。
福島第二核電站離奇冒煙
針對第一核電站持續泄漏輻射,《朝日新聞》引述枝野幸男稱,政府及專家正研究以塗上特殊物料的塑膠布,覆蓋受損的1、3及4號機組廠房。為免密閉造成氫氣爆炸,當局亦會裝上可過濾輻射的通風設備。不過台灣的輻射防護處長李若燦稱,國際沒有用特殊布幕覆蓋反應堆的先例,成效尚待觀察。龍華科技大學的工程技術專家周源卿說,當年切爾諾貝爾核災難,前蘇聯在反應堆機組灌注含鉛的鋼筋混凝土,再在外面蓋房子,把廠房完全封閉。他認為日本採用的特殊布幕必須含鉛,才可擋住伽瑪射線。
噴合成樹脂吸輻射塵
除使用特殊布幕,政府同時也考慮在廠房噴灑特別的合成樹脂,將空氣中飄浮的輻射塵黏附在樹脂表面,防止輻射擴散。這種樹脂一般噴在山坡,防止砂石吹起。整個噴灑過程預計需時兩周。
當前的核泄搶險行動正陷入兩難,既要繼續注水冷卻受損的反應堆,又要確保遭輻射污染的積水不會滿溢泄漏,造成更大的輻射污染。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聲稱,在不斷抽水下,1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積水水位,已由40厘米降至20厘米。不過機房外側豎井積水亦含放射性碘,濃度雖低卻不能直接排入海中。
枝野幸男稱,當局正研究將廠房內的輻射水,轉移到海上油輪。具體辦法是將空的油輪停靠在核電站的港灣,再連接水管,將積水輸送到油輪儲存。但國土交通省表示,附近港灣沒有大型油輪,利用抽水機抽取積水時,也無法確保作業員安全,因此反對意見不少。
海水輻射超標3355倍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當局周二從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排水口以南330米處採集的海水樣本,發現放射性碘131的濃度,達法定限值的3355倍,是核事故以來最高。同日在5、6號機組排水口以北50米處採集到的海水樣本,亦顯示放射性碘131濃度達法定限值的1262倍。發言人西山英彥說不清楚海水輻射水平升高的具體原因,但東電收集的數據顯示,從核電站泄漏的輻射物質可能已進入海水。當局強調,碘131的半衰期僅為8天,即使考慮到在海洋生物積聚的因素,到人類從海產接觸到時,已經過相當程度的衰變。鑑於核電站土壤驗出毒性更高的鈈,當局已把鈈污染的檢測範圍擴大至廠房外。
朝日新聞/法新社/路透社
2021年12月24日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