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特朗普在中美談判中,採用Madman Theory「癲佬策略」來與中國談判,甚麼都可能發生。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上周本欄以「3,500點大波幅殺到」為題,見報後收到不少讀者的詢問,今日不妨再略為一談。首先在過去10年,恒指的每月高低波幅一般在2,000點內,當波幅突破2,000點後,…
財經 2019年05月17日
美國財長姆欽(左)證實,他將到北京繼續談判。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美股連升2日,新的焦點是市傳特朗普有可能推遲日歐的汽車關稅,以免多面作戰。中美貿易戰仍未停息,又掀起日歐的汽車關稅戰,的確不太討好。 特朗普發起貿易戰,是以鋼鐵開始的,說徵就徵,…
財經 2019年05月17日
要防止核數師工時過長,可以考慮安裝工時監察系統,適時強制關機。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早前一名於安永任職的經理疑因過勞在家中猝死,惹來全行關注。儘管死因有待調查,但意外一件都嫌多,必須盡快探討對策,防止悲劇再發生。 由於核數師工作必須使用電腦,所以要防止核數師工時過長,…
財經 2019年05月17日
林鄭月娥及李家超一意孤行硬推送中惡法。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林鄭月娥政府堅拒對《逃犯條例》修訂作讓步,送中惡法昨更獲北京及西環聯手「加持」,聲稱是落實《基本法》的應有之義。不過,保安局昨回覆立法會法律顧問早前提出的多項質疑,恐引發更大恐慌,…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多個專業界別代表昨召開記者會,關注政府強行修訂《逃犯條例》對本港的影響。
【蘋果日報】政府漠視社會強烈反對聲音,假借台灣兇殺案為由,倉卒修訂《逃犯條例》。多個專業界別均憂慮「送中條例」衝擊本港司法獨立及國際金融地位,預料修例通過後,港人資金將大幅轉移海外,…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_e123_gTb5rj_a0103a
【蘋果日報】包括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前副庭長在內的12名本港大律師公會現任和前任主席發表聯署聲明,對政府一意孤行硬推《逃犯條例》修訂表示十分遺憾,重申政府聲稱「法官把關」屬誤導,並指「港人港審」…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_e123_Hh2vos_a0201a
【蘋果日報】【送中惡法】 特首林鄭月娥一直堅持搞《逃犯條例》修訂主要為解決陳同佳案,並非北京要求、亦無政治目的,但中聯辦及港澳辦昨日突然聯手發功,力撐送中惡法,…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逃犯條例》修訂令本港陷入一片陰霾。        馬泉崇攝
【蘋果日報】港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發巨大爭議,中聯辦昨再火上加油,高調發稿表態支持修例,不過原來有曾任職中聯辦法律部的內地法學專家,2011年在內地法律刊物《法學家》發表萬字文,…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親中報章《大公報》及《文匯報》昨為送中例護航,唱淡三方協商。
【蘋果日報】港府強迫《逃犯條例》修訂導致議會陷亂局,民主派提出與建制派和港府三方協商被港府回絕後,民主、建制兩派昨各自敲定派四人在今日會談,惟雙方表面的底線已見矛盾。另一方面,…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長建主席李澤鉅昨出席股東會時表態不反對修例。
【蘋果日報】長江基建昨日舉行股東會,會上有股東問及修訂《逃犯條例》會否影響香港營商環境,長建會否撤出香港或加快投資海外,主席李澤鉅重申《逃犯條例》對長建無影響,跟業務無直接關係,「…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香港律師會理事參選人帝理邁
【蘋果日報】香港律師會本月30日舉行理事會年度改選,五名就任最久理事須退任,有兩女七男律師參選或競逐連任。有律師同業向候選人發問卷,詢問對理事會和律師業議題的立場,…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Chris Smith指送中惡法可怕之處,在於中國政府經常以刑事司法系統壓制政治異見者。王心義攝
【蘋果日報】【送中惡法】 《逃犯條例》修訂激起國際社會反彈。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舉辦聽證會,委員會前任主席、現任委員Chris Smith會上表明重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李柱銘、羅冠聰、麥燕庭及李卓人出席CECC舉辦的聽證會,闡述送中惡法對港影響。王心義攝
【蘋果日報】民主派訪美代表團香港時間昨日清晨到白宮會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太資深主任博明(Matthew Pottinger),訪問團會後表示,會上重點談論送中惡法問題,指對方高度關注事件,…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_e123_s3oiOS_a0601a
【蘋果日報】【消委會報告】 隨着使用USB充電普及,越來越多充電拖板設有USB插座。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15款USB拖板,但僅兩款能通過全部安全測試,近九成樣本未能達標,當中有三款絕緣電氣強度不足,…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李柱銘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有關香港民主的論壇上力陳「送中條例」禍害香港。
【蘋果日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率領的訪美團香港時間周三凌晨出席出席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有關香港民主論壇,論壇中李柱銘力陳「送中條例」禍害香港,希望國際社會行動,向港府施壓。基金會主席Carl…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_e123_uqf1bg_16la3p03
【蘋果日報】北京與港府一意孤行推動修訂《逃犯條例》,繼美國、德國及歐盟後,加拿大也表態,質疑修例損害在港國民人權及自由,警告會重新審視加、港兩地引渡協議,香港與國際社會的關係與司法合作,…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聖保祿醫院爆出今年首宗私院醫療事故。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醫療失誤】 聖保祿醫院發生切腎變切錯脾臟個案。該院一名57歲女病人由掛單的泌尿科專科醫生,在3月25日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但該醫生切除出來的組織,經該院病理科化驗後,證實是脾臟。據悉…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食環署人員與屯門區議員昨在友愛邨視察鼠患問題。陳善南攝
【蘋果日報】衞生防護中心前日公佈三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其中居於屯門友愛邨的74歲病人本月4日離世。食物環境衞生署昨在友愛邨視察,有職員留意到部份地點或成老鼠溫床。…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今期《選擇》找來藝人姜濤分享揀冷氣機心得。《選擇》月刊圖片消委會指變頻式冷氣機比傳統冷氣慳電。陳善南攝
【蘋果日報】炎夏將至,消委會測試了市面14個牌子窗口式冷氣機,結果顯示新款變頻式冷暖空調機雖然比傳統冷氣機售價貴四成至一倍,但最慳電。測試又發現,日立一個型號冷氣機的能源效益標籤為一級,…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SLIMWALK PH652
【蘋果日報】空姐、教師、售貨員長時間站立,靜脈曲張風險特別高。市面上有林林總總壓力襪,聲稱可透過漸退式壓力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消委會測試了10款預防性壓力襪,發現樣本表現參差,…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外傭中介服務投訴是存在已久的問題,勞工處應跟進。梁志永攝
【蘋果日報】消委會每年接獲約200宗對外傭中介公司的投訴,當中包括外傭因各種理由臨時失約未能來港上班,延誤幾個月令僱主大失預算。有中介更涉嫌在視像面試時協助外傭「出貓」,假扮精通廣東話,…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流亡台灣的林榮基,入境後站在台北街頭,一臉笑容。朱永倫攝在西門町,林榮基參與台獨旗隊的座談會,直言支持台獨。愛書人林榮基一踏入獨立書店,未開始對談已買下一本余光中的《濟慈名著譯述》。
【蘋果日報】【重獲新生】 63歲,人生迎來新一頁,說的是林榮基。流亡台灣後,一頭灰白髮、戴着招牌鴨嘴帽及口罩,由踏進台灣境內一刻起,重新出發。港人嚮往台灣生活,異地從頭起步,有得有失。林榮基表示,…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數十市民昨午到入境處東九龍分區辦事處,輪候三部自助服務站申請電子護照。劉柏麟攝
【蘋果日報】入境處本周二起接受新一代電子護照申請,推出全新自助服務供市民辦理手續,惟服務昨日推出第二天即「甩轆」,有市民投訴系統一度壞機,亦有不少市民疑未懂操作,令部份辦事處大排長龍。…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雖身在異地,林仍關心香港政局,13萬港人上街反修例的消息令他感到振奮。
【蘋果日報】【採訪手記】流亡台灣,是否就安全?不如由台灣人回答。記者問過當地餐廳侍應、書店老闆、傳媒工作者、台獨分子,無人能堅決回答說「安全」。 記者在台灣一間食店與侍應閒談,…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任職醫護的梁秀眉指工作加上工會事務令人喘不過氣,「不管賺不賺錢都要開書店」。
【蘋果日報】「西門町沒有書店,你知道嗎?」當然,那裏有誠品,只是並非林榮基心目中的獨立書店。林抵台後,曾與台灣獨立書店的經營者對談交流,港台兩地的獨立書店都面對經營困難的問題,只不過在香港,…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倉務員2016年冒父母簽名以將軍澳蔚藍灣畔單位做按揭,獲批850萬元。
【蘋果日報】倉務散工月入僅萬多元,全賴「父幹」,獲父母全資購入港鐵上蓋貴價私樓單位並供滿,免費供他和妻女居住。惟倉務員嗜賭成性,欠下800多萬元賭債,財困拮据下竟盲從「中介人」指示,…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反對禁令者指面容識別技術有助警方執法。示威者手持亞馬遜老闆貝索斯的面具,抗議該公司的面容識別系統Rekognition。美聯社
【蘋果日報】【保障私隱】面容識別技術發展迅速,然而科企林立的美國加州三藩市立法機關前日投票通過一刀切明文禁止警方、運輸等所有市政府部門使用面容識別系統,成為全國首個禁用有關技術的城市。…
國際 2019年05月16日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演講。
【蘋果日報】【中美貿易戰】中美在貿易、科技、發展模式上角力不斷,美方官員認為,這是不同文明之間的鬥爭。中美貿易戰瀕臨全面爆發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親自上陣,嚴辭駁斥中美「文明衝突論」,…
中國 2019年05月16日
林榮基與林保華及楊月清夫婦是近30年老朋友,三人重逢合照。
【蘋果日報】港人要流亡到台灣,首要兩岸永不統一,否則毫無意義。有資深評論員指出,明年的總統大選是關鍵所在,台灣需要合力抗共才有未來,認為一旦國民黨上台,台灣危矣,若兩岸統一,不但林榮基,…
港聞 2019年05月16日
Taylor Swift曾用面容識別技術尋找跟蹤狂徒。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面容識別技術備受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為技術可協助警方查案,或保障名人免受騷擾,反對者則認為技術會剝削公眾私隱和知悉自己被監察的權利,極權政府更可藉此打壓人權。 美國流行歌手Taylor…
國際 2019年05月16日
確定